平時四樣,今天八樣。
別看明月明如只是庶女,親爹遏必隆也去世了,但是府上的人卻沒有幾個敢欺負這對姐妹。
因為遏必隆去世之后,承襲他一等公的爵位的兒子不是旁人,正是和明月明如姐妹兩人一母同胞的親弟弟親哥哥法喀。
不過比起明月和明如,法喀顯然更加親近嫡母巴雅拉氏所生的那對兒女,至于原因,就得追溯到七年前遏必隆的一個騷操作了。
遏必隆總共有七個兒子,要說最喜歡的大概是最小,也是唯一的嫡子阿靈阿了,遏必隆和阿靈阿的生母巴雅拉氏屬于老夫少妻組合,面對比自己小那么多,又給自己生了兩個嫡出的孩子的嬌妻,遏必隆自然多有憐惜。
如果遏必隆能夠活得久一點的話,那么繼承他爵位的毫無疑問肯定是阿靈阿了,然而事實上并沒有所謂的如果。
遏必隆跟著鰲拜一塊倒臺之后,不過五年的時間就撒手人寰了,他去世的時候阿靈阿才四歲,便是遏必隆再喜歡這個嫡子,他也不可能越過那么多兒子把爵位留給阿靈阿的。
于是遏必隆一等公的爵位最后落到了法喀的頭上,雖然那時候他才十歲,算不上大,但是遏必隆的庶長子和庶次子皆早卒,所以排行第三的法喀在那個時候已經算得上是遏必隆事實上的庶長子了。
把爵位給了法喀,那自己的嬌妻和那一雙兒女該怎么辦呢
雖然說大清以孝治天下,但是法喀有自己的生母,即便巴雅拉氏是他的嫡母,只怕他對她的孝順也是有限的。
于是為了巴雅拉氏和她那一雙兒女著想,遏必隆想了一個辦法,臨死前將法喀的撫養權交到了巴雅拉氏的手上。
只要巴雅拉氏撫養過法喀,那么日后他就不敢不孝順巴雅拉氏這個嫡母,更不可能不照顧四格格和阿靈阿這兩個嫡出的妹妹和弟弟。
巴雅拉氏不是傻子,遏必隆既然把機會送到她面前了,那么她自然會花心思籠絡法喀。
一開始法喀還拍著胸口跟舒舒覺羅氏她們娘仨保證自己肯定不會認賊作父的,可是時間一長,法喀和巴雅拉氏他們那邊越來越親近,和明月她們這邊卻越來越疏遠了。
就連明如現在提起法喀,都不再親昵地喊他“哥哥”,而是像稱呼其他同父異母的兄長一樣,直接喊他“三哥”了。
“姐姐,你說那邊到底給三哥灌了什么迷魂湯呀”明如吃著早膳,卻突然問了明月這么一句。
雖然她沒有明說,但是明月一下子就猜到了她口中所說的“那邊”指的是巴雅拉氏他們那邊。
明月回憶了一下原主的記憶,然后問她“怎么還記著四妹前兩天搶了你一匹布的事兒”
事情是這樣的,前兩天法喀回來的時候給家里的姐姐妹妹們都帶了禮物一人兩匹布料。
如果按規矩分的話,那么自然平安無事,偏偏巴雅拉氏所出的嫡女明玉卻多要了一匹,而且恰好還是明如看中的,明如自然氣不過了。
但是更讓明如傷心的是法喀得知此事之后,竟然幫著明玉,還說她比明玉大了幾天,得多讓著一點妹妹。
“我本來都忘了,結果她今早故意穿著新衣裳來我院子跟我嘚瑟。”明如扁著嘴道,“不就是一件新衣裳嗎瞎嘚瑟什么,當誰沒有呢”
那難怪今天她早膳都沒吃就跑來她這邊了。
明月一聽,就知道明如被氣到了,換做是她的話,自然不會被明玉這么拙劣的手段給刺激到了,但是明如不一樣,她才十二歲,再加上類似的事情也不止發生過一次了。
明月從記憶中得知,一開始遇到這種事情明如還會不依不饒地鬧,但是現在她卻開始強行用“不就是一件新衣裳嗎”來進行自我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