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從惠嬪所生的兩個兒子的出生年份可以看得出來,她并不是不容易懷孕的體質。而對嬪妃來說,重要的大概就是兩樣東西了,一是寵愛,二是子嗣。
明月心想,惠嬪這個情況應該不會再想著求寵愛了吧要是求子嗣的話惠嬪本來就有,只不過不在宮里而已。
想到這兒,明月微微一揚眉頭,她好像知道了惠嬪所求了。
坤寧宮這邊因為佟貴妃的不按常理出牌,今天的請安好歹給了明月一點驚喜,而另一邊的太和殿卻因為康熙威嚴甚重,以至于諸王百官上表朝賀時無人敢亂來,使得頒詔天下這個流程走得順利又平淡。
結束之后康熙去了一趟慈寧宮,見到了太皇太后。
對于康熙的來意,太皇太后大概也猜到了幾分∶“皇帝,你可是為了皇后撫養保成一事而來
”皇瑪嬤果然洞若觀火。”康熙笑著小小的拍了一下太皇太后的馬屁,“您也知道保成這孩子聰慧是有的,就是沒有把心思放在正事兒上面,現在正是需要一個可以對他嚴加管教的人來撫養他。
“你既然說保成聰慧是有的,那么又何必那么早就逼他上進”太皇太后道,“保成的情況和你、和你皇阿瑪不一樣,他現在有你這位皇阿瑪在上邊頂著,替他撐起這片天,你何不讓他多輕快兩年"
太皇太后不是不知道慣子如殺子的道理,也不是不知道康熙對小太子的期望甚高,但是她覺得康熙和小太子這對父子完全是不一樣的性子。
可能是因為經歷造就了性格,太皇太后猶記得當年的康熙還是個默默無聞的小皇子時,就已經展露出了他勤奮好學的一面。
如果要用后世的一句話來形容當年康熙的學習情況的話,那就是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
這話不是一句夸張句,在康熙十七八歲的時候,他就曾經因為讀書過于勤奮而導致咯血了,就著他都不肯放下手里的書好好休息,仍然堅持往下讀。
而小太子呢
一看到書就想打瞌睡,把書收起來他就立馬精神抖擻的。
就以上這種情況都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了,每發生一次,康熙就能被氣一次。
都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作為旁觀者,再加上有過一個愛和自己作對的不孝子,太皇太后覺得小太子慢慢地變成現在這個厭學的樣子,有可能是因為康熙逼迫太甚了。
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小孩子也有。
太皇太后把這種可能性跟康熙說了之后,她道∶“哀家覺得玄燁你與其逼著保成讀書上進,倒不如想想辦法勾起他對讀書的興致。
”你也知道如果保成自個兒對讀書有了興致的話,那么到時候都不用你攆著,他自己每天都能興沖沖地去讀書了。”
聽到太皇太后跟他分析的話,康熙沉思了片刻,然后道“皇瑪嬤,您這話說得不無道理。”康熙雖然沒有聽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1”這句話,但是他知道什么叫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2”。
遙想當年康熙那么發奮讀書,一方面是想著出人頭地不假,一方面也確實是因為他喜愛讀書,哪怕到了現在,也哪怕國事繁忙,康熙也從來沒有放棄過讀書這件事。
"既然如此,那么讓皇后撫養保成一事就暫時先緩緩。"太皇太后對康熙道,"皇后到底不是保成的生母,她若像你這般把保成逼得太緊,易生嫌隙。
康熙知道太皇太后有意替小太子找理由,但是她說的這句話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于是康熙只能暫時先摁下自己的想法。
只是康熙怎么也沒有想到,沒過幾天,向來厭學的小太子竟然從坤寧宮哭著跑到他面前來說他要讀書了。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