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她沒想到仁孝皇后紅顏薄命,誕下小太子之后就撒手人寰了。
赫舍里夫人很清楚,康熙作為皇帝,他不可能日后都不再立后的,便是尋常人家的丈夫喪妻了,十有八九也會選擇續弦。
所以赫舍里夫人原本以為自己可以很坦然地接受康熙再立新后的,尤其是康熙又不是在仁孝皇后去世沒多久就直接再立皇后。
可是當赫舍里夫人聽說了聘禮的事之后,她就忍不住替自己的女兒鳴不平了,尤其是見到小太子被康熙教得那么親近新后明月都還沒有嫁進來,他就巴巴地盼著了心中更是不忿。
要不然赫舍里夫人再怎么樣,也不可能在明月和康熙的大婚之日動歪心思的。
事后赫舍里夫人確實是有些后悔自己的一時沖動,但是想到此事無人知曉,她又暗暗松了一口氣。
“你真當沒有人知道當日是你慫恿太子殿下鬧事的嗎”噶布喇從宮里回來之后,便直接來到自己嫡妻的院子。
他一開始質問她的時候,赫舍里夫人還不愿意承認,見狀,噶布喇也不給她留什么面子了,“為此皇上已經警告我了。”
“這次也是看在仁孝皇后的面子上,所以皇上才不追究的,再有下一次的話,你當皇上真的能夠再輕拿輕放”
噶布喇是真的沒想到赫舍里夫人在帝后的大喜之日竟然干了這樣的事情,要是早知道她會干出這樣失心瘋的事,當日他說什么也不會讓她進宮的。
"皇上知道了"赫舍里夫人臉色一變,她和噶布喇做了這么多年的夫妻了,她當然知道他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面開玩笑。
一時之間,她既是尷尬,又是不安。
”太子殿下好端端的,突然鬧著要和皇上皇后一塊用膳,你以為皇上事后不會派人調查是怎么回事嗎”噶布喇道,“不止是皇上,我想只怕現在就連皇后也知道這件事了。”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噶布喇的頭就有點痛。
雖然按照輩分,噶布喇是康熙的岳父,但是他可沒那個膽子在康熙面前擺岳父的架子。
畢竟那可是大清的天子。
所以康熙當日決定讓仁孝皇后的叔父,也就是索額圖為正使,宣讀封后的圣旨時,不論是索額圖本人,還是噶布喇都沒有任何的異議。
一是因為不敢,二是因為沒有他們反對的余地,三是他們本來也沒想要反對。
康熙這樣選擇,明顯就是想讓他們元后一脈和新后友好相處這點噶布喇和索額圖是不反對的。
因為沒有鈕鈷祿氏,也會有別人,他們不可能攔著讓康熙一輩子不再立后的,所以他們并沒有因為明月是新后,就打算和她交惡。
畢竟明月如今無子,她是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對付小太子的,相反,她肯定巴不得和小太子培養出母子情。
至于明月日后會不會有自己的兒子,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再說了,明月能生,難道他們就不能讓她不能生嗎
一想到原本的大好局面就因為赫舍里夫人的一時沖動給毀了,噶布喇指著自己的嫡妻,都氣到說不出話了。
最后只能丟給她八個大字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