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呂梁打聽回來的消息里,明月得知了康熙是如何應對這場大地震的,在第一次地龍翻身后,他便迅速從自己的內庫中撥款賑恤災民,再號召官紳富民踴躍捐資助賑,甚至當天就下罪己詔,將地龍翻身的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
現在的康熙并非是當日那個被鰲拜欺壓得手上半點實權都沒有的小皇帝,他如今在朝中威嚴甚重,以至于他救災的命令下達后,前后不過兩個時辰,不論是人員、還是撥款甚至是物資都已經迅速到位。
不得不說,即便如今的大清不論是社會制度還是生產力都不如后世先進,但是他們確實已經擁有了一套較為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
從呂梁那兒得知康熙這個月來下達的各項旨意后,明月簡直是想不佩服康熙都不行了,他制定的災后救援策略不僅清晰、全面,甚至格外的有溫度。
“那難怪咱們都沒有聽說外面發生難民的事情。”朱夏聽說康熙不僅發放銀兩和糧食,還下旨幫災民修建房屋,頓時就明白了發生了這樣的大災難,為什么外面沒有傳來有災民制造的事情了。
畢竟對于老百姓而言,只要能夠幫他們重建家園,讓他們能夠重新擁有一個安身立命之所,那么他們一般是不可能冒著掉腦袋的風險去干與朝廷對抗的事情的。
“可不是么。”明月對于朱夏的想法深以為然,畢竟她上輩子就是普通的小老百姓一個,最是知道小老百姓是怎么想的。
于是康熙就發現了,他再次見到明月的時候,他這個皇后看他的眼神似乎有點過于熱情了。
“這是怎么了”康熙這段時間門為了賑災的事情,可以說是忙得腳打后腦勺了,整個人都瘦了一圈,可見這段時間門他是既吃不好,也睡不好。
從發生地震到現在,前后快三個月的時間門了,康熙見明月的次數屈指可數。
因為后宮有明月這位中宮之主坐鎮,對她的本事,康熙是十分信任的,因此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門,康熙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前朝和賑災的事情上面,對后宮的事情一無所知。
當然了,對明月的事情也一無所知。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見明月這個樣子,康熙才一時之間門猜不到她的意思。
“難道是有什么事情有求于朕”大概是因為現在的情況逐漸好轉,康熙的神經也沒有再像之前那樣緊繃了,面對明月的時候,甚至還有心思開個小玩笑。
“沒有。”明月沖著康熙搖搖頭,然后道,“我只是覺得您確實是一個好皇帝。”
聽到明月這樣直白的夸贊,康熙愣了一下,片刻之后,罕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其實康熙從小到大受到的夸贊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尤其是他當上皇帝之后,底下給他拍馬屁的臣子可以說是沒有一萬個,也有九千九百九十九個了。
往常面對那些人近乎拍馬屁式的夸贊,康熙從來不會覺得不好意思的,有的臣子為了拍康熙的馬屁,那可是什么肉麻話都敢說,可康熙當時聽到那些話的時候,可以說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有點想笑。
而現在,明月僅僅只是一句簡單而直白的夸贊而已,卻一下子擊中了康熙的心。
因為他聽得出來明月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是真誠的,不是為了拍他的馬屁,也不是為了討好他,她就像是突然有感而發一樣地說出這樣一句話。
“朕如果真的是個好皇帝的話,上天也不會用這樣一場大災難來譴責朕的政治有失了。”康熙這句話才剛剛說完,就聽到明月張嘴就道,“胡說八道。”
康熙抬眸朝明月看了過去,就見她擰著眉頭道,“誰說這次地龍翻身的原因是因為你政治有失了”
“不少人。”康熙十分誠實地道,“外面還有人說朕德不配位。”
“你不配難道說的人配嗎”明月心想說這些話的人真的是好大的臉哦,別的事情她暫時不提了,單單就這次的這件事,明月完全不覺得錯在康熙。
作為大清的皇帝,明月相信康熙比任何人都不希望發生這場大地震的,但是事情不發生都已經發生了,康熙并沒有想著推卸責任,而是沉著冷靜地制定一系列救援策略,成功地穩定住了民心。
明月相信,換成其他人不一定能夠做得比康熙更好了,結果現在還有人說他德不配位甚至說這場大地震是因為康熙政治有失招來的
“你別聽那些人瞎說。”明月知道康熙在大地震發生沒多久之后就已經下罪己詔了,但是她原本以為那些只是歷代皇帝們的危機公關處理方式而已。
康熙也不例外。
但是現在聽到康熙這么說,明月都有點驚訝了
不是吧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