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這話一出,裕親王妃就忍不住笑了,明月見狀,問她“怎么二嫂,真叫我說中了真的有人跟你說吃虧是福”
“嗯嗯。”裕親王妃點點頭,然后道,“是我額娘跟我說的。”
明月“”
當她沒說。
明月眨了眨眼睛,企圖把這尷尬的一瞬間給眨走,然后道“令堂嗯,也是個好性兒的人。”
反正換做是她的話,她是絕對不會跟自己的女兒說這樣的話,畢竟她生她出來,是為了受別人氣的嗎
裕親王妃倒沒有計較明月這話夸得違心,其實她也知道她額娘為什么會這么勸她,并不是因為她額娘真的好性兒,或者說有什么毛病,就樂得見自己的女兒受氣。
而是因為她額娘一方面知道恭親王妃的性子就是個混不吝的,跟她計較太多只會有份,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裕親王妃膝下空虛。
其實裕親王妃也曾經有過兒女雙全的機會的,她和裕親王的夫妻感情不錯,尤其是剛大婚那會兒,第二年就誕下裕親王的第一個孩子,那是一個小格格,生于康熙十年。
要是她如今還活著的話,那么她比大公主還要大十個月左右。
可惜裕親王妃的第一個女兒在康熙十四年就夭折了,那時候她才五歲,等不及見裕親王妃肚子里的弟弟一面。
因為在同年的十二月誕下了和裕親王的嫡長子昌全,這才叫裕親王妃能夠走出喪女之痛,不再沉溺在悲痛之中無法自拔。
可惜這個孩子和裕親王妃他們的母子父子緣淺,在他們身邊待了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就夭折了。
接連失去兩個孩子,一下子帶走了裕親王妃的精氣神,自此她沒有再傳出過任何的好消息,哪怕裕親王在康熙十六年年中的時候又當阿瑪了,可是這個孩子并不是裕親王妃所生的,生母是庶福晉楊氏。
裕親王妃的額娘心疼自己的女兒,但是再心疼,她也知道兒子才是一個女人的底氣,這也是她勸自己女兒不要和恭親王妃太計較的、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因為裕親王妃的額娘不僅僅是一個額娘,同樣她也是一個婆婆,她太清楚裕親王妃要是再無所出,還因為和恭親王妃斤斤計較而導致名聲受損的話,那么她的婆婆寧愨妃肯定更加看她不順眼了。
裕親王妃要是真的這么做了的話,寧愨妃會不會更加看她不順眼姑且不說,反正剛剛才吃癟的恭親王妃這會兒是真的看明月和裕親王妃這兩個嫂子不順眼了。
見她們還湊在一起有說有笑的,恭親王妃忍不住暗暗撇嘴,心想得意個什么勁兒,她們一個大婚這么久至今沒有傳出好消息,只能給人當后娘,一個倒是兒子女兒都生過了,可惜生一個死一個,還不如一個不生。
就這樣,她們還有心思在那傻樂呵。
恭親王妃這輩子最得意的,除了嫁給恭親王之外,就是生下他的嫡長子永綬。
同樣都是繼室,但是恭親王妃覺得自己可比明月要幸運得多了,至少她嫁給恭親王的時候,他雖然已經娶過妻,還有妾室,但是至少當時他膝下空虛,別說兒子了,就連女兒都沒有。
哪里像明月,一嫁給康熙就直接喜當娘,除了庶子庶女之外,還有小太子這位元后留下來的嫡子。
另外叫恭親王妃覺得自己幸運的是當時在她懷孕的時候,庶福晉晉氏也傳出了好消息,那時候恭親王妃還擔心最后她生了一個女兒,而晉氏卻生了一個兒子。
或者即便她生了一個兒子,也會落后于晉氏,被她所出的庶長子壓一頭。
但是誰知道最后先分娩的人是恭親王妃,她如愿誕下了一個兒子,而十幾天后,晉氏則如恭親王妃所愿,誕下了恭親王的庶長女,也就是如今的大公主。
看來老天爺也是站在她這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