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坤寧宮請安結束之后,佟貴妃等人便陸續離開了,不過其余的嬪妃們并不著急著回自己寢宮,因為她們知道昨天發生了那么多事情,佟貴妃不可能放過宜嬪的。
哪怕她當著明月的面不笑話宜嬪,不代表背著明月的時候也放過她的。
果不其然,后面出來的嬪妃們一眼就看到了最先離開的佟貴妃此時還逗留在坤寧宮的宮門口,頓時幾乎個個都是眼睛一亮
好家伙,又有熱鬧看了。
然而作為即將被佟貴妃找茬的宜嬪滿腦子只剩下三個字
真晦氣。
不過并非所有人都有心情留下來觀看佟貴妃和宜嬪大戰三百回合的,至少安嬪沒有這個心情。
剛剛在坤寧宮給明月請安的時候,安嬪就已經開始心不在焉了,旁人都把明月的話聽了進去,唯獨她一個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不過安嬪如此,并不是因為不把明月放在眼里,或者對自己的小命并不重視,單純只是因為她害怕被人發現自己派人去給那拉氏的阿瑪額娘他們打點好了去寧古塔的一切。
沒錯,就如那拉氏所篤定的那般,哪怕安嬪一開口義正詞嚴地拒絕了她,但是事后她肯定會改變主意的。
果不其然,在那拉氏去到冷宮的第二天晚上,安嬪就帶著自己的宮女悄悄地來到了冷宮和她見面了。
安嬪原本想要和那拉氏討價還價的,她想那拉氏當時只提出要她幫她阿瑪額娘他們打點好去寧古塔的一切,很有可能她不知道冷宮的生活有多難熬。
等她知道了,她說不定就會改變主意的。
對于安嬪來說,她派人偷偷接濟那拉氏,總比派人偷偷給那拉氏的阿瑪額娘他們打點一切要來得簡單容易一些。
畢竟安嬪進宮也有八年的時間了,在后宮里面多多少少還是有點人脈勢力的,可是宮外的一切,她就只能夠仰仗自己的娘家了。
安嬪并不想驚動自己的娘家人。
原因很簡單,因為安嬪的生父剛阿泰在順治十一年就因為屬吏侵餉案被罷官,繼而很快就在家中去世了。
剛阿泰一死,安嬪和她的生母在家中的待遇就一落千丈,要不是康熙十年時安嬪入宮,繼而得寵,她的生母戴佳氏在婆家的日子只怕都沒辦法好過起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安嬪才希望那拉氏改變主意,換一個要求,畢竟她現在膝下撫養的小阿哥被抱走,自己也失了寵,安嬪沒辦法保證她能夠說服自己宮外的親人答應幫她替那拉氏的阿瑪額娘打點好去寧古塔的一切。
誰讓那拉氏犯下的罪行過于嚴重呢據說就連那拉氏生母的娘家,以及平日里和昭格走得比較近的親戚好友都恨不得和他們撇清關系,更別提素日里和他們沒有什么交情的李家人了。
如今李家的當家人釋迦保是安嬪的堂兄,他的父親巴顏和安嬪的父親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哥倆雖然是同一個爹,但是因為不是同一個媽生的,所以關系向來不和。
父輩關系如此,安嬪和釋迦保這位比自己年長快二十歲的堂兄就更加沒有什么兄妹情可言了,要不然剛阿泰去世之后,戴佳氏和安嬪她們孤兒寡母的日子也不至于過得那么差。
可惜那拉氏即便住進了冷宮,她也沒有改變主意,于是迫不得已,安嬪只能夠咬咬牙,硬著頭皮給自己的堂兄傳話,希望他能夠幫她一把。
其實讓人把話傳出去之后,安嬪沒有多少信心釋迦保會答應幫自己的,畢竟她早就看穿了她這個堂兄唯利是圖的性子了。
當初她沒有參加選秀之前,他壓根不管她和她額娘的死活,直到她入選進宮之后,釋迦保才總算正眼看她這個堂妹了,尤其是在她被冊封為七嬪之首的時候,他更是巴結她,善待她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