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親王妃昨天見恭親王喝得醉醺醺的,她并沒有多想,以為他是因為招待蒙古王公們所以才喝醉的,可是今天知道了康熙對他委以“重任”之后,她頓時就反應過來了。
尤其是恭親王妃私底下跟恭親王的奴才打聽,知道了他昨天喝醉酒的原因之后,恭親王妃更是心虛。
雖然她不知道小太子昨天明明都已經離開了慈寧宮了,為什么還知道當時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康熙今天對恭親王委以“重任”是不是因為明月跟他告狀,他打算效仿自己的兒子給自己的皇后出氣,但是恭親王妃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千萬不能夠讓恭親王知道昨天她在慈寧宮找過明月的麻煩。
要是讓他知道他昨天會遭罪,接下來十幾天也會遭罪是因為她主動找明月的麻煩的話,那么她肯定沒好果子吃的。
于是接下來明月就發現了,恭親王妃似乎變乖了許多,具體表現為見到她的時候都不敢像之前那樣明著暗著地找她麻煩,有時候兩人目光對上的時候,她居然還會沖她笑笑。
雖然這個笑看上去并不諂媚,但是明月看得出來恭親王妃這是在賠笑。
真是奇了怪了,明月忍不住在心底里暗暗嘀咕了兩句,實在是沒想明白恭親王妃怎么一下子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難不成是因為之前找她麻煩不成反被打臉,所以才一下子學乖了
“皇后娘娘您不知道嗎”純親王妃帶著幾分好奇地看向明月。
“知道什么”明月問。
“皇上昨兒下旨讓五哥接下來一個人招待蒙古王公們,這擺明了是替您出氣呀。”純親王妃雖然和純親王的感情好,自己也有兒子,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認,她確實是有點羨慕明月了。
丈夫對她好,繼子又把她當親娘對待,純親王妃想,等皇后娘娘日后再生幾個孩子的話,那么她就不僅僅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女人了,更是天底下人人都羨慕的女人。
明月可不知道純親王妃在想什么,就連她不知道舒舒覺羅氏帶著明如進宮來見她的時候也打著催生的主意。
因為之前在翊坤宮小阿哥擺滿月宴的那一天出了小舒舒覺羅氏那檔子事,所以明月都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等舒舒覺羅氏新年進宮的時候會跟她提起小舒舒覺羅氏的事情,甚至明月都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舒舒覺羅氏會開口讓她幫小舒舒覺羅氏一把。
不怪明月會這么想,主要是她越了解自己這輩子的母親,就越是知道她是個耳根子軟的人。
從前她在鈕鈷祿府上和舒舒覺羅氏一塊住的時候,她尚且可以拉住她,不讓她被烏拉那拉氏牽著鼻子走,但是自從她嫁給康熙之后,她們母女倆一個在宮外,一個在宮里,不僅沒有住在一塊,見面的次數也少了許多。
這樣就意味著她不知道舒舒覺羅氏在宮外的情況,舒舒覺羅氏也不知道她在宮里的情況。
前者還好,明月可以向法喀打聽,后者就不一樣了,舒舒覺羅氏容易因為信息不對等的原因而被“烏拉那拉氏”哄騙。
這里的烏拉那拉氏之所以要打雙引號,是因為它指的不僅僅只是烏拉那拉氏本人,更多的是像烏拉那拉氏這樣的人。
不過即便如此,明月也可沒有時時刻刻掛念著舒舒覺羅氏的情況,更沒有時時刻刻向法喀打聽什么,主要是她已經嫁人了,這輩子不出意外的話她得在宮里終老,她每年能見舒舒覺羅氏的次數一只巴掌都數得過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月再擔心舒舒覺羅氏會不會又被“烏拉那拉氏”牽著鼻子走,她也只能夠選擇放手。
因為沒有同住在一個屋檐下,明月沒辦法看住舒舒覺羅氏,這個重任只能夠落在法喀的身上、明如的身上、甚至桂嬤嬤的身上。
然而讓明月沒想到的是,這次舒舒覺羅氏見到她之后,居然提都沒有提小舒舒覺羅氏一句,不對,她提了一句。
舒舒覺羅氏說“當初你們舅母還覺得芷蘭去裕親王府當格格是一件好事,說盼著她進門就開枝散葉,這樣就不愁日后沒好日子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