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他們有經驗。
“那可不行。”明月能不知道這么做就相當于把煩惱丟給內務府的人嗎她當然知道了,但是太皇太后以后的壽宴暫時先不說,反正這一次的壽宴她可不能偷懶。
畢竟在發生地震之后的那段時間里,太皇太后沒少配合明月的工作,而且入宮這么久,太皇太后也沒有找過她的麻煩,相反還站在她這邊給她撐過腰。
就沖著這些,明月覺得自己也得對太皇太后這一次的壽宴上心一點。
她皺著眉頭想了想,沒想到還真的叫她想出了一個主意來。等晚上康熙來到坤寧宮之后,明月難得熱情地出門迎接康熙。
這可讓他既意外又驚喜。
“今兒可是發生什么好事了”康熙不等明月給自己福身,便擺擺手,示意她不用多禮。
“今天我去了一趟慈寧宮跟皇瑪嬤商量壽宴的事情,皇瑪嬤說她沒有什么意見,只要別把壽宴辦得太隆重就行。”明月把太皇太后今天說的話大致的向康熙轉述了。
轉述完了之后道,“其實我是贊成皇瑪嬤的提議的,但是今年是她老人家六十八歲虛歲大壽,只是簡單地辦一辦又好像不太妥。”
說句難聽一點的話,在這個人均壽命并不長的朝代,誰知道太皇太后還有沒有機會過明年的大壽呢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明月這樣知道歷史的雖然這里已經是平行世界了,尤其是大清還是以孝治天下。
“所以我在想,皇瑪嬤這次的壽宴或許我們可以辦得有意義一點。”
這就跟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是一個道理了。
“怎么樣辦得有意義一點”康熙順著明月的話問。
“皇瑪嬤是蒙古人,可是京城離科爾沁那么遠,我們總不可能去一趟科爾沁給皇瑪嬤慶生的,但是在京城近郊不是有一個南苑嗎咱們可以在皇瑪嬤壽辰那一天,陪她去南苑給她慶生呀。”
明月笑著道,“到時候我們還可以穿上蒙古服飾,讓人做一些蒙古美食,讓皇瑪嬤一解思鄉之情。”
康熙原本也只是順口問問的,結果卻沒想到明月真的想出了這樣一個好主意。他認真地想了想,覺得太皇太后今年的壽宴要是真的照著明月這么辦的話,說不定真的能夠辦到太皇太后的心坎上。
“好,就照著你說的辦。”康熙笑著問明月,“不過皇瑪嬤的壽辰就快到了,臨時改為去南苑舉辦皇瑪嬤的壽宴,時間來得及嗎”
“來得及。”明月道,“我已經提前讓內務府的人去南苑視察環境了。”
雖然明月當時并不確定康熙會不會同意她這個主意,但是提前做好準備也不是什么壞事。要是他不同意的話,那么頂多就是讓內務府的人白走一趟而已。
“就是不知道皇瑪嬤到時候會不會喜歡。”
明月這個問題,在太皇太后壽辰的那一天得到了答案。
因為要給太皇太后一個驚喜的原因,所以直到二月初八這一天,太皇太后都不知道自己今年的壽宴是在南苑舉辦的。
這一天早上,太皇太后和往常一樣起身洗漱,結果卻沒想到自己一睜眼,看到慈寧宮伺候的宮女們居然和往日不一樣,都是穿著蒙古袍。
“你們怎么突然這么穿了”太皇太后看到這一幕,臉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個笑。
“不止奴才們這么穿。”蘇麻喇一邊說著,一邊捧著一套蒙古袍過來,她道,“這是皇后娘娘特意讓人給您做的蒙古袍,您快換上看看吧。”
“這難道是皇后給哀家的驚喜嗎”太皇太后笑了笑,然后在宮女的伺候下換上了新做的蒙古袍,她低頭看了一眼衣裳的做工,然后篤定地道,“這一定不是皇后親手做的。”
畢竟明月的女紅有多“好”,太皇太后也是知道的。
“主子,您可饒了皇后娘娘吧。”蘇麻喇笑著道,“真的讓皇后娘娘親手給您做的話,只怕她敢做,您未必敢穿了。”
太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