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看向康熙的眼神瞬間就多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意味,雖然嘴上一句話都沒有說,但是面上的表情就像是在說
你就不能爭氣一點嗎我不中用的皇阿瑪
康熙“”
康熙覺得自己好像看明白小太子的意思了,但是他覺得自己還不如看不明白呢,因為一看明白就生氣“保成”
又喊他的名字做什
嗯
名字
小太子一下子就想到拖延時間不是,是一下子就想到要跟他皇額娘說什么了“皇額娘,你今天不是說了想要給大姐姐她們取名字的嗎”
被小太子這么一打岔,康熙也就暫時放下了要趕人的念頭,朝著明月看了過去“取名字”
“對,我差點忘了這件事了。”有了小太子的提醒,明月很快就想起來了,她道,“保成保清都有名字了,雖然不是大名,那大公主她們也該給取個名字吧”
明月一開始是用大公主的序齒稱呼她的,因為那時候她并不知道她的名字是什么,而清朝的公主是只有在出嫁之前才會有封號的。
后來明月依然用大公主的序齒稱呼她,不止是她,就連其余幾個公主也一樣,不是因為明月和她們不熟,而是因為她們壓根就沒有取名。
也是從那個時候明月才知道,原來愛新覺羅家的公主在幼年時基本上是沒有名字的。明月不知道這個規矩是不是源于重男輕女,但是經過了昨天的事情之后,明月卻突然想要給大公主取個名字。
她道“小公主年幼,可以暫時不取,但是大公主和二公主都比保成要大,至于三公主就算比保成小,也小不了幾天,總不好保成保清都有小名了,大公主她們卻什么都沒有。”
雖然明月只是想給大公主取個名字而已,但是總不好真的把二公主她們落下。
康熙原本不知道明月的想法,直到他答應給大公主、二公主和三公主取名的時候,她一口就說出自己給大公主取的名字后,康熙一下子就反應過來了。
敢情她提議給公主們取名,二公主和三公主只是捎帶的
康熙心里面是這么想的,嘴上也是這么問的,直把明月問得不高興了“皇上你這話也說得太難聽了,什么捎帶的我分明是想要為你分擔,怕你一下子要取三個名字會太費腦子而已。”
“你怎么咬人呂洞賓哪”
“這句話我聽懂啦。”小太子突然興奮起來,“皇阿瑪,皇額娘罵你是狗。”
康熙“”
朕讓你讀多點書是為了讓你這個時候顯擺的嗎
“閉嘴吧你。”康熙都不想搭理小太子這個“孝順”兒子了,他倒沒有和明月繼續爭辯她提議給公主們取名,二公主和三公主是不是捎帶的問題,他只是問道,“你怎么想到給大公主取名南喬”
“我這是盼著她能夠像一棵小樹苗那樣,能夠在經歷了風吹雨打之后茁壯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所以即便有許多包含了美好寓意的名字,明月仍然選擇給大公主取名南喬。
康熙聞言,點了點頭,本來給孩子取名,名字里就蘊含了父母對孩子的期盼,如此一來,南喬這個名字倒是取得不錯。
不過如果明月不是一開始就先說出她給大公主取的名字的話,那么康熙大概會給三個女兒取滿人的名字。
畢竟滿人也有不少寓意很好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