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心情激動,接過店伙計遞過來的銅板后,仔細數了數,沒錯,一共四十八枚。
她打開包袱,把銅板全都包了進去,然后扎緊,再塞到了衣襟里。
一聽這幾位婦人還要買絲線,店伙計便指了存著絲線的樣品柜給她們瞧。
二十來年的老店,底蘊自然深厚,金氏繡坊里繡線繁多,有花線、絲線、金線、銀線等等等等,直把周氏和劉氏看花了眼,兩人忙往旁邊一讓,這挑繡線的活計,還得三弟媳來。
馮氏也不推辭,挑了幾種常用的彩線后,就和店伙計說了要再買十捆黑色繡線的事。
店伙計嘴巴張得老大,黑色繡線在刺繡上用的可不多,何況這一捆線有五百個頭,十捆那就是五千個頭了,買這么多,這幾位婦人沒搞錯吧。
馮氏搖頭,她當然沒搞錯了,今日她們本就是奔著黑線來的。
馮氏朝同樣驚訝著的金掌柜說道,“掌柜,您看我一次要買這么多,要不您給算便宜些唄,這樣的話,也省得我再去別家繡坊打聽了。”
周氏和劉氏齊齊點頭,“對對對,掌柜您給算便宜點,下次我們還來。”
她倆雖不懂怎樣挑絲線,可還價還是拿手的。
金掌柜也干脆,原本二十文一捆的絲線,直接算作十五文,每捆便宜五文,十捆那就是五十文,這便宜力度不算小了。
周氏把那角碎銀遞給掌柜結賬,心中卻是納悶,剛剛她們挑的彩線可要四十多文一捆呢,這黑線的價格咋低這么多。
“自然是因為買的人少唄”馮氏笑道,“大嫂,你信不信,咱們走后,那掌柜跟店伙計,指定慶幸陳年老貨終于銷了出去。”
馮氏還真沒猜錯,金掌柜看著走出店門的幾人,心里是說不出的暢快,積壓多年的貨終于銷出了大半,今日可真是個好日子啊。
果然,這世上就沒有賣不出去的貨,先前之所以積著,那是緣分未到罷了。
離開繡坊后,妯娌三人直接去了布莊,今日的大頭可都在這里。
還是跟先前一樣,周氏和劉氏也沒有參與繡布的挑選。
兩人很有自知之明,知道在做繡活上,三弟媳肯定比她們在行,所以由著人家劃算,肯定錯不了,沒看三弟媳繡的那幾雙鞋墊,連繡坊掌柜看了都點頭嗎。
馮氏一口氣挑了十幾種顏色的料子,每種都讓掌柜給她剪了六尺,總共加起來相當于兩匹布了。
這其中,除了鞋墊跟錢袋的料子顏色稍深些外,其他像筆袋扇套還有帕子什么的,馮氏盡量都往清雅里挑。
劉氏打開包袱皮,把布料一塊塊裝進包袱里,而周氏,則把掌柜找零的十六文裝進了衣袋。
一兩碎銀最后只剩下這些,這銀子可真不經花啊。
“大嫂二嫂,咱們這就去買點心吧。”
周氏和劉氏,“買啥點心”
“當然是吃的點心啦”馮氏笑成了月牙,今日她可是掙了不少文呢。
見兩人不為所動,馮氏簡直難以置信,“你倆不會啥都不想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