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秋之所以會這樣想,不是沒有根據的,雖三百千和四書已經學完,可其中的孟子還只是初級階段,更別說才學了六個多月的五經了,所以拿什么去考。
顯然王夫子也是這樣認為的。
這不,課堂中對那幾個特別興奮的學生都好好“關照”了一番,陸續點幾人的名,讓他們站起來背書或解答問題,若是背不出來或解答錯誤,那么一頓戒尺肯定是少不了了。
王夫子之所以會這么做,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看清自己現下的學習狀況,別把科舉考試想的太簡單了,以為學個三、兩年,就可以輕輕松松去參加縣試了。
其實今日的事,王夫子是知道原由的。
因為到了明年,族學就已經開辦三年了,這意味著第一批學生也學了三年。
而族里先前的規定,王夫子也是知曉的,那就是每名學生只能在族學念上三年的書。
這樣的話,等到了明年,族學里所有學滿三年的學生,就必須離開,接下來要么去鎮上的私塾繼續念書,要么直接回家,就此歇了學業。
在這些學生中,就有幾戶人家,是已經確定不會再送自家孩子去鎮上私塾念書的。
又不是富裕人家,哪里開銷的起啊。
話說,當初他們之所以會讓孩子到族學念書,一是因為不用交束脩的緣故,再有就是林有志的風光對他們的沖擊實在太大,讓他們做夢也都想有這么一天。
在他們看來,如今銀子花了,學也上過了,接下來肯定就是離開學堂之前的考試了,期盼了這么久,不去考肯定說不過去,再說,那買書的銀子也不能白花不是。
何況,娃兒也學了這么長時間,且每次背起書來,都是搖頭晃腦頭頭是道的。
所以,自家孩子學的這么好,若不去參加一次縣試,著實不甘心。
萬一菩薩保佑,老天開眼,自家可不就賺大發了嗎。
幾家人是越想越興奮,當下就拍板了讓孩子參加縣試的事。
同在一個族里,各家離的也近,這不,幾個學生家長湊到一起時,就相互說起了這件事,順便憧憬了自家孩子若考上功名后的各種風光。
于是,沒過兩天,想讓家里孩子去參加明年縣試的人家,就多了起來。
而幾個小娃兒,有了爹娘畫的大餅在前,加上都是初出茅廬,肯定不會去考慮縣試的難度,只以為不就考個童生嘛。
是以,在看到爺奶爹娘滿眼的期盼后,一個個小腰板挺得直直的,都毫不猶豫的點著頭,把參加縣試的事給應承了下來。
看到自家孩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們當家長的,自然決心更加堅定了。
就這樣,爹娘讓孩子誤會,孩子給爹娘錯覺,雙方仿佛都已經勝券在握。
這便有了今日,林遠秋聽到同窗們說起考縣試的事了。
下課后,被王夫子打了戒尺的其中之一,林有興捂著手快步朝林遠秋走了過來,看到他滿臉的喜色,好像剛才被打的人不包括他似的。
林遠秋正想問問他挨打痛不痛,林有興卻是比他先開口了,“遠秋,明年的縣試你要去參加嗎”
林遠秋搖頭,“不去。”他是有多傻,才去做這種一點把握都沒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