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財朝金氏翻了一個白眼,“你當縣試很容易啊,文延和文慶都念了四年了,私塾夫子才松口讓他們明年下場試試,文進才學了幾年。”
金氏撇嘴,“三年和四年也只差了一年,有多大區別,再說離明年縣試還有小半年時間呢,咱們讓文進再用功用功,屆時說不定就能上榜了。”
林金財沒有再接話,因為他覺得老伴的話確實有些道理,三年和四年,的確沒差上多少不是嗎。
和金氏一樣想法的還有張氏。
自從家里決定讓小兒子也參加縣試后,張氏的心情用喜氣洋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想到明年自己大概率就是雙童生的娘后,張氏更是激動的不行,這不,這會兒正在灶臺邊上的她,一把鍋鏟使的順手極了,那鏗里框朗的炒菜聲,只差把鐵鍋給鏟了。
而灶膛前燒著火的許氏,此時的心情與張氏剛好來個相反,正非常不痛快著呢,老虔婆就是偏心大房,才屁大點的孩子,居然也讓他跟著一起考縣試了,也不想想,多一個人就得多一筆花銷,家里的銀子可是大家的,憑什么大房要多用一些。
哼
下學后,林遠秋并未和家里人說起縣試的事,既然不準備參加,就沒啥好說的。
而老林頭和林三柱他們,還真不清楚這件事,因為這兩日,大家的心思可都在家里的幾百斤柿餅上呢。
這次去縣城,兄弟三人還是準備一起去,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早在昨日,一家人就把柿餅上的柿子蒂給掰了,這樣,等到了縣城,就可以直接送到點心鋪子里了。
依舊是林三柱去鎮上雇的馬車,第二日一大早,兄弟三人就帶上十幾袋柿餅,一起前往縣城去了。
到了周善縣,他們三人住的還是上回的那家客棧,還是兄弟三人同一間房,掌柜和店伙計也認出了他們,知道這幾個客人又是做生意來了。
第二日,林三柱和林大柱一起去了原先的那家糕餅鋪子。
也不知道今年是個啥行情,林大柱跨進鋪子時,心里還有些擔心,心想著,要是實在賣不起去年的高價,那也絕不能低于十五文一斤。
而林三柱的想法卻是,如果掌柜笑得特別開心的話,那就再漲兩文。
俞掌柜正在翻著進貨單子,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大年了,而年下正是糕餅點心最暢銷的時候,他得趁著下雪之前,把貨都補齊了才行。
唉,可惜那“吉祥如意餅”不見蹤跡,不然接下來的生意不知道要好做多少,想到去年年前自家鋪子門庭若市的景象,俞掌柜又忍不住嘆了口氣,咋就不見蹤影了呢。
“掌柜,生意興隆啊。”林三柱笑著打招呼。
俞掌柜抬頭,等看清來人后,頓時激動了起來,“哎呦,你們終于來啦”
激動的話一喊出口,俞掌柜立馬后悔了起來,哎呦,這下貨價肯定得漲了。
林三柱沒讓他失望,直接說了吉祥如意餅漲價的事。
“多少”俞掌柜心在滴血。
林三柱伸出三根手指,“三十文”
俞掌柜暗暗松了口氣,還好還好,只漲了兩文,他還以為會加價好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