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里卻有些遺憾,因為在林金財眼里,那王夫子是真的好,不說旁的,單看二弟家的小孫子,原本大字不識一個的小娃兒,沒想到才學了三年,居然就把縣試給考過了。
所以林金財覺得,若自家大孫子二孫子也跟著王夫子學上一年,加上他倆有鎮上私塾的基礎,想來考過縣試肯定沒問題。
與林金財抱有相同想法的還有好些族人,想到林大貴這幾日的滿臉喜色,再換位暢想一下自己。
于是這兩日,除了原先自我結業的那批學生又被爹娘送回到王夫子那里,緊接著又有族人也準備把自家孩子往族學送。
除了族里的,還有好些小高山的村民,也都找到了林族長那里,表達了想把孩子送到族學念書的想法,并表示,他們雖不是林氏族人,但他們可以交束脩啊。
可以說,這兩日的林族長家實在繁忙,因為來來往往的族人和村人就沒個停歇的時候,特別在縣衙送來喜報那日,林德運覺得自家的門檻都快被人給踩破了。
而老林頭,在收到喜報后,心里的大石頭才真正落了地,天知道這幾日他等得有多心焦,畢竟都過了五日了,還沒見一點動靜,換了誰都有些不放心。
沒看老大老二他們也都開始擔心起來了嗎。
原本林大柱想找大堂哥打聽一下的,畢竟人家是等發了榜才回來的,只是細想過之后,最終林大柱還是沒上門去問,別到時人家說自己顯擺,那就沒意思了。
與爹娘兄弟的著急不同,林三柱一直都沒懷疑過林有志的話,再說他還記得兒子出考場時,可沒像其他人那樣哭著鼻子,所以他兒子考中肯定是理所當然的事。
至于衙門為何隔了好幾日還沒送喜報過來,大概先忙別的事去了吧。
其實縣衙還真沒去忙別的事,何況喜報隔上五、六日送達也很正常,畢竟差役們都是依著榜單的名次來的,先是第一名案首,接著第二第三,而三十九名已在榜單后頭了,自然就沒這么快,再加上周善縣與橫溪鎮的路程可不近,所以就拖到今日送了過來。
許是實在高興,吳氏難得大方了一回,直接從錢匣子里拎出一串銅錢當作賞錢。
這可是足足一百枚呢,那衙役有些意外,原本想著鄉下人家,能拿出十幾二十枚銅錢已算大方,就像昨日吳興村的那家,只給了二十幾個銅板,真沒想到同為鄉下人,這家居然直接遞了一串過來。
胖臉差役滿臉是笑,接過喜錢后,直說多謝童生老爺家。
這話直接打散了吳氏心里的后悔,原本她還覺得自己太敗家,可現下卻不這么認為,沒聽見嗎,人家可是直接喊上童生老爺家了呢。
有這么討彩的話擺著,自家孫兒考上童生肯定指日可待。
送走了喜報差役,日子又逐漸恢復了平靜。
而族學這邊,應著大家的要求,林族長與林有志商議過后,準備再整理一間班舍出來,畢竟四十多名學生擠在一起也實在不是個事兒。
至于再請夫子的打算,目前還是沒有的,如今大家都是沖著王夫子的名頭,所以沒有再請的必要。
還有一點就是,在林族長和林有志看來,這幫人不過是一時興起,說不定再過一些時日,就不愿意來了也難說。
所以還是再等等看吧。
這日,林三柱再去書肆交繡品時,就聽高掌柜與他說起已找到私塾和夫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