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柱有些納悶,怎么從鎮上回來后,就沒見自家狗子出過門了。
他有些擔心兒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正準備過去看看呢,結果還未行動,兒子就過來找他了。
“爹,您看這個。”林遠秋把自己做成的樣品拿給他爹瞧。
是一個好不容易用紙糊成的書套。
說是好不容易,還真一點都沒夸張,宣紙軟,吸水力強,稍微一不小心,就會融出一個洞來,是以林遠秋把米湯糊在上頭時,是小心又小心的,米湯太稀怕化紙,太干又擔心粘不起來,就這樣擺弄了一個上午,才終于把成品做了出來。
原本林遠秋也沒準備弄得這么復雜的,可后來一想,覺得還是做個樣品出來更直觀一些,畢竟這是用來掙銀子的東西,若是哪里做的不合理或者錯了,屆時浪費銀子不說,還得搭上不少精力。
于是林遠秋就找出宣紙,然后照著書本的大小,裁了幾個書套出來,可惜家里只有單宣,粘合的時候就有些費勁。
“這是啥”
看到兒子拿著一個方形的紙套,林三柱沒明白這是做啥用的。
林遠秋也沒急著解釋,他把書套打開,接著把三字經放在書套中間折痕的位置,然后在老爹不錯眼的目光中,把三字經的前后封頁都塞進了書套里。
很快,原本看著舊煙煙的三字經,在套上畫著不知名小花的書套后,馬上變了一個大樣。
林遠秋把書本打開合上,合上又打開,笑道,“爹,您看兒子聰不聰明,這書用書套套上后是不是好看多了只是這紙書套太容易破,要不您讓娘幫兒子做幾只布料的唄”
林三柱的腦子不是一般的好用,從兒子用封皮把書套上,再聽兒子說改換成布料的,就立馬明白了這封皮的好處,也很快想到,這東西若是放在書肆里,肯定會有很多讀書人喜歡。
且在布料的選用上,林三柱心里也很快有了打算,他準備到時多挑幾款料子,比如厚實一些的,糊了漿糊的那種,這樣的布料做成的封皮,套在書本外頭后,就不易卷了邊。
還有就是細棉布,可以挑那種清淡素雅帶暗紋的,屆時再用絲線把書名繡在上頭,肯定養眼。
對了,做封皮之前,一定要把布料過一遍水,這樣等再次下水時,就不會縮了尺寸。
不然,洗過之后的封皮套不到書上,那就麻煩了。林三柱覺得家里還得添置一把火斗,這樣洗過的布料就可以用它熨燙平整了。
林三柱腦袋轉的飛快,很快又聯想到了書套之外的東西,比如毛筆,既然可以給書本穿上“外裳”,那么是不是也可以給毛筆做上一件呢。
再有那喝水的竹筒,林三柱覺得也可以試著做個筒套看看。
腦子里的點子越來越多,興奮的林三柱哪里還待的住啊,拿過林遠秋手里的三字經后,笑道,“這書爹爹先借走一會兒,等給你娘看過之后,再給你拿回來哈”
說罷,林三柱就興沖沖的找馮氏去了。
既然爹爹已有了計劃,那么接下來就沒自己什么事了。
林遠秋拿出新買的書箱,開始往里整理著東西,去鎮上讀書后,自己就不能每天回來了,所以該帶的書本,這次都得帶上才行。
還有就是課堂筆記,林遠秋從抽屜里拿出兩本新釘的本子,連同硯臺筆墨,一起放進了書箱里。
至于換洗的衣衫,他娘已經幫他收拾好了,一共帶了兩身,除了里衣,其他兩件長衫都是新做的。
不知為何,林遠秋心里隱隱有些興奮,這種感覺,簡直跟前世準備去上大學時一模一樣,也是大包小包,也是盼著未來的獨立生活,另外還有期待中的室友。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
第三日,天才蒙蒙亮,林遠秋就從床上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