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父子二人,準備趁著這休整的這一日,想到繡坊問一問繡線和繡布的價格,若府城這邊比縣里賣得便宜,那么林三柱就想買一些回去,畢竟能省些銀錢,繡品的本錢就會跟著下來,這樣自家就能多掙些銀子了。
到了繡坊后,林三柱就去掌柜那邊詢問起繡線和繡布的賣價來,林遠秋并沒跟著,而是在繡坊里逛了起來,因為他看到了不遠處的幾架木柜臺上,放著扇套、筆袋,還有錢袋來著,這些繡品上都繡著字,很顯然就是從自家學去的做法。
而在這些繡品的邊上,則放著好幾疊布書套,端看樣式,和他家先前做出來的幾乎一模一樣,除了繡著的蘭花大小有些
許改變,其他像花瓣花葉的配色,以及上頭繡著的四書五經的書名,觀那字樣,也是蠶頭雁尾的隸書來著,只一眼,林遠秋便知道,正是自己先前寫的字樣。
由此可見,他家的書套繡品,不論從樣式,還是在字體繡樣上,都被人學了個徹底。
沒辦法,像這種不是高精密的大眾化產品,不說在沒有專利的古代,就是現代,人家想要照著學,自家也肯定防不勝防。
如今能做的,怕只有推陳出新了。
正這樣想著,就有幾名書生模樣的人走了進來,然后直頭直腦的去了擺著書套的柜臺那邊,接著幾人很快挑選起合自己心意的書套來。
可見是買慣了的。
見他們似乎要大買的樣子,店伙計忙讓客人稍等,而后快步從隔間抱了一疊繡著春蘭的書套出來。
得,這春蘭的花樣也正是自己畫的那款,只不過人家把上頭的花穗繡得更長了一些。
林遠秋心下好笑,這還真是照樣全搬啊。
許是店伙計步子邁得太快的緣故,最上面的一只書套隨著他的擺動,很快掉落到了地上。
而書套落下的位置,正好在林遠秋的腳邊,林遠秋蹲下身子,準備幫忙撿起。
可等他看到書套是以整個打開的樣子攤在地上后,腦袋里突然想起了前世自己的那幾本帶著紐扣的相冊來。
相冊的外頭套著皮套,而皮套上有紐扣鎖著,這樣就算不小心把相冊掉到了地上,里面的照片也不會散落開來。
所以,林遠秋覺得,自家大可以也在書套上釘一副盤扣上去,這樣有盤扣系著,就不用擔心書冊落到地上時,會啪嘰一下摔成“狗啃泥”的樣子了。
越想越覺得自己這個點子極佳,所以等林三柱背著裝滿繡線和繡布的大包裹過來時,就瞧到自家狗子快步走了過來,然后拉著他的手就往門外而去。
“咋啦,是不是想去茅房了”
想到早飯吃的米粥,林三柱理所當然的以為兒子一定是尿急了。
林遠秋搖頭,一雙明亮的眸子里滿是興奮,“爹,兒子想到改進書套的好法子了”
“啥好法子”
一聽這話,林三柱立刻收住了腳步,準備好好聽上一聽。
可看到街面上都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后,忙開口說道,“走,咱們回客棧再說,可別被旁人聽了去。”
林遠秋也覺得應該謹慎一些,于是,父子倆很快回了客棧,等進了房間后,林三柱還特地把門給關上了。
林遠秋把給書套釘上盤扣的做法說給了他爹聽,接著又舉例了這樣做的多種好處,只把林三柱聽得拍手叫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