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做繡活的人,最不喜的就是七月、八月這兩個最熱的月份。可有了這個草棚后,她們就可以把繡活拿到山上去做,屆時涼風徐徐,豈不太爽。
吳氏一聽,覺得這主意還真不錯。想著不如再砌上個灶臺,這樣家里人在山上做活時,就可以直接在涼棚里做飯燒菜了,如此倒能省下來回跑動的時間。
對于老娘的提議,林大柱和林三柱他們,自然是舉雙手贊成的。
不出兩日,兄弟三人就砌了個小灶臺出來。
而后再把家中的舊桌子舊凳子搬了一套上去。
這下,原本簡簡單單的一個草棚子,就多出了用場,不但可以休憩觀景,也是個能供家里人臨時吃飯的好所在了。
說到觀景,等這會兒林遠秋站在草棚往下眺望時,正好看到他家三哥和四哥從院子里走了出來,然后飛快往村道上跑去。
想來是到村里找小伙伴們玩的吧。
林遠秋把律法書翻到“鞭作官刑”的那頁,而后逐字逐句朗讀了起來。
朗讀,是林遠秋前世讀書時養成的習慣。因為比起輕聲默背,像這種大聲念讀的法子,能讓人集中注意力,更有利于書中內容的記背。
都說好的方法有事半功倍之效,讀書也一樣。
等林遠秋把“鞭作官刑”的諸多條例都理清楚后,已差不多過去一個半時辰了。
抬頭看了看天,快午時了。
林遠秋起身,把律法書重新用包袱布包上。看了看這幾天被自己翻出來的折痕,林遠秋心想,好在高伯給他們的是五成新的樣書,不然就自己又是讀又是背的使用頻率,他還真不好意思把書還回去。
系好包袱,然后伸出胳膊往肩膀上一套,待提上裝水的竹筒后,林遠秋就快步出了草棚。
費了這么多口水,他的肚子早就餓了。
只是今日的午飯肯定不能準點吃上了。
因為,等林遠秋到了家門口時,就看到滿頭大汗的林遠柏和林遠槐從村道上跑了過來。
未等林遠秋與他們打上招呼,就見兩人快步跨進院門,接著飛也似的往爺奶屋里沖。
看這樣子,肯定有急事。
林遠秋忙跟了上去,然后就聽到了林遠柏的大嗓音,“爺,奶,那郭振元的娘可兇了,說我們要是再敲她家的門,就拿大木棍打死我和三哥”
林遠槐也跟著大聲說道,“對對對,爺,奶,那郭振元的娘親實在太嚇人了,我不要讓大姐嫁到他們家去”
老林頭和吳氏一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郭振元是誰
聽到動靜忙跑過來的周氏,正好聽到林遠槐說的話,心里納悶小兒子是打哪兒聽來的消息,見公婆一副愣怔的模樣,忙開口說道,“爹,娘,郭振元就是李媒婆提的那個讀書人啊。”
說著,周氏忙轉向自家兒子,著急道,“遠槐,這話是誰跟你說的”
周氏之所以心急,那是因為昨晚她與春梅把三家的情況都說了后,發現閨女屬意的正好是郭家。而周氏自己,一直就覺得郭家不錯。不但家里有二十多畝水田,還蓋了新房,特別是郭家小子還是個讀書人來著。
這若是將來能考個秀才出來,那么自家閨女可就有享不完的福了。
還有,前幾日她就悄悄去隔壁村打聽過了,得到的說法都是這家寡娘勤儉持家,家中子女懂事孝順。這讓周氏頓時放心了許多,心里差不多就定下這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