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秋搖頭,表示了自己暫時沒去縣學的打算。
“為何”
周子旭詫異,他們鎮上的學子,哪個不是盼著能去縣學念書的。如今林兄已具備了去縣學的童生資格,為何不去啊,要知道,縣學里可是有舉人夫子呢。
“因為歲數還小啊”
林遠秋說的可是實話,他一個十歲都還差半年的娃,跑到這么遠去做啥。
先前之所以想去,那是因為家中拮據,想著能給家里省下些束脩也是好的。
如今沒有了這方面顧慮,自然依著自己的想法來了。
至于舉人夫子啥的,林遠秋認為,目前對他來說,周夫子教的這些,就夠自己好好學上一陣子了。
再則,在林遠秋看來,舉人還是秀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夫子適不適合你。
縣學里的夫子他沒接觸過,評論不了好與不好。
可林遠秋是知曉自己的,也可以肯定,目前最最適合他的,就是擅長給學生抓漏補缺的周夫子。
就比如這些天,周夫子特地抽出些時間來,專門給他講些時政方面的事,以及寫院試策論時,該注意的地方。還把近幾年院試中的考題都一一分析和講解給他聽。
林遠秋可以肯定,像這種夫子特地給開“小灶”的做法,在學生眾多的縣學里,根本不可能有。
所以林遠秋已經想好了,這次的院試不管能不能考中,他還是選擇繼續留在子青館念學好了。
聽到林遠秋暫時不準備去縣學的話,周子旭肯定高興。
“林兄,我看不如這樣好了,明年的府試我用心些考,等考中童生后,咱倆就一起去縣學念書如何”
“好啊”林遠秋點頭,兩人能一起當然好了。
等把律法書抄好之后,林遠秋開始一門心思投入到了備考當中。
高掌柜還特地從縣城書肆給他拿來了院試的歷年真題卷。
對于兒子要參加院試的事,林三柱并沒對高掌柜隱瞞。是以這些時日,高掌柜也盡自己所能在幫著忙,除了歷年試題,高掌柜還打聽了縣學那邊報名參加院試的人數。
只是,在打聽清楚之后,高掌柜默默在心里總結,那就是這次的院試,親家小叔想考中,一個字,難
拿到真題卷后,林遠秋就仔細翻了翻,發現比起縣試和府試,院試的題量最起碼多上四分之一。且不管是帖經墨義,還是雜文策論,都有詩賦題在里面。也就是說,整場院試下來,單在詩賦上,就要比先前的縣試府試,多寫上三首。
林遠秋心下給自己提著醒,那就是在考試中,一定要把握好答題的速度,別到時考官要收卷了,他這邊的答題還沒做完。
林三柱和林遠秋提早了十來日出發,原本以為他們已經算來得早了。可是到了府城后發現,客棧里已有好些學子住著了。
接下來的幾日,林遠秋除了下樓吃飯,其他時候基本都在客房里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