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大家跟看西洋景似得一直朝自己這邊瞧,林遠秋也沒在意,只低頭認真撿著田里的稻穗。這些糧食可是爺爺大伯二伯,還有爹爹和堂哥他們辛苦種出來的,可不能被糟蹋了。
昨日林遠秋特地向他爹打聽了十六畝水田的收成。等知道自家佃種的那十畝水田,到手只有三成的糧食后,林遠秋心里是驚訝的。沒想到他家除了支付佃租,連田賦都得承擔。
所以自家佃種的這十畝水田,還真像他爹說的,得到的糧食堪堪夠飽腹而已。
想到田賦,林遠秋忍不住在心里算了算。
若自己這次能考中秀才的話,那么家里的田稅自然就不用再交了的。
如此,單自家那六畝水田就能多出不少糧食來,而多出來的糧食,對比佃種水田得來的三成糧食,著實沒相差多少。
這時若家里再買上幾畝水田,哪怕只增加個三、四畝,那么自家就算不佃種別人的十畝水田,家里的糧食也肯定夠吃的。
且這樣,家里爺爺大伯他們還能省下不少種地的力氣。
真是想想都覺得美啊。
只是想到自己把院試的策論默給周夫子看時,夫子當時搖頭的模樣,林遠秋就明白,自己怕也只能是想得太美了。
打死林遠秋都不會知道,周秀才當時的搖頭,并不是指他沒答好的意思,而是覺得,這樣論據的策論文章,他也拿不定是好還是不好呢。
這邊林遠秋邊想著院試的事,邊尋著掉落的稻穗,不多會兒手上就攢了一小把出來。
而原本朝他看稀奇的村人們,很快就看到不遠處的田埂上又走來一行人。卻是林金財和幾個新雇的短工,還有林全河林全江兩兄弟,而慢吞吞走在隊伍最后頭的,不正是林金財那幾個在鎮上念書的孫子嘛。
再看他們一身短衫穿扮,這樣子應該也是下地做活來了。
哎呦,今兒個到底吹得是啥金貴的風啊,咋把讀書人都往地里刮了呢。
這邊老林頭和吳氏也看到了文延文慶幾個,心里納悶,今年大房怎么舍得讓幾個孫子下地了
兩人不知道的是,為了讓三個孫子到地里干活,林金財可是在家里發了好大一通火呢。
原來,自昨日在地里看到林遠秋幫著家里做活后,林金財心里就難受上了。也是,任誰看到又會念書又懂事的孩子都會心生羨慕,何況這孩子還是二弟家的。
再想到眼下農忙時節,家里的幾個孫子不但幫不上一點忙,就連三頓飯還得喊著他們吃。若讀出點成績來,林金財也沒怨言。
可現下,大孫子再過幾個月就要成親,而文慶今年也說了媳婦,兩人馬上就是成家當爹的年紀,居然連個屁都沒考出來。再與二房的孩子兩下一對比,要說不氣人,那恐怕就是傻子白癡了。
于是今日一大早,林金財就催著幾個孫子,讓他們也下地干活來了,原話是,“人家童生都在地里忙活呢。”
一聽要讓寶貝孫子去地里曬太陽,金氏當然不同意,這要是曬得烏漆嘛黑的,哪還有讀書人的樣子啊。
林全河林全江沒有說話,張氏和許氏則皺著眉,顯然也是不愿意的。在她倆看來,家里不是已經雇了短工嗎,干嘛還要折騰幾個孩子啊。
只是,林金財似乎已經拿定了主意,只聽得他大吼一聲,“誰不去地里,誰的書就不用念了”
總歸是一家之主,一聽當家人這話,包括金氏在內,都沒人敢吱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