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會是這樣,周氏走進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副手忙腳亂的樣子,她有些想笑。三弟妹這雙手繡花時靈活精巧,可只要一做飯,就成棒槌了。
“三弟妹,我剛去地里摘了青菜回來,你快去洗了,待會兒下到面里,肯定好吃。”說著,周氏接過馮氏手里和面的陶盆,“這邊讓我來吧。”
看到大嫂又特地起早過來幫她,馮氏嘿嘿偷笑,這下相公跟遠秋就不用吃她做的面疙瘩了,大嫂燒的雞蛋面可是頂頂好吃的。
“大嫂,你說我咋這么笨呢,這都跟著學了好多回了,可打出來的面條下到鍋里就成了疙瘩。”
周氏加水和面,動作爽利,“急啥,依我看,弟妹這叫有福之人不用忙。日后指定高門大宅住著,丫鬟婆子侍候著,哪還消你自己動手做飯啊。”
劉氏拿著剛洗好的青菜走了進來,聽到這話,連連點頭道,“大嫂說得對,我看三弟媳一準是個當地主婆的命。”
“我說大嫂二嫂,咱們可是一家,你倆是不是巴著當地主婆,才故意拉帶上我的,哼,我看咱們都甭想了,咱家可有地主婆呢,咱們三個頂多算是地主婆的兒媳來著。”
說著,馮氏很快想起昨日婆婆拿著大掃把,追打遠槐和遠柏的場景。再帶入地主婆的身份,這下實在沒忍住,蹲下身子后,便捂著肚子哈哈大笑了起來,“哈哈哈大嫂,二嫂你們說昨日咱娘拿大掃把追人的樣子像不像戲文里那個掄著鋤頭追猹子的花地主婆啊哈哈哈哈
聽到這話,再想想昨日的場景,周氏和劉氏忍不住噗呲笑出聲,而后也跟著哈哈大笑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哈
而此時,一大早就被三個傻子兒媳吵得躺不住的吳氏,正在來灶房的路上
與前幾次一樣,到了私塾,林遠秋把書和筆墨放到宿舍里后,就背著書箱去了河溪街。
見林遠秋過來,胡掌柜自然高興。
天知道,這幾日他被客人催得有多心煩,特別其中的兩個,還等著菩薩畫像給家中老人祝壽的呢,所以,胡掌柜怎么能不著急。
好在今日全都送過來了,真是菩薩保佑啊。
林遠秋還趕著回去,是以也沒磨嘰,很快把書箱里卷著的畫,以及幾只硯臺全都拿了出來。
胡掌柜先是查看了自己早已心心念念的六副菩薩畫像,只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真可謂神來之筆啊。
滿意,相當的滿意。
胡掌柜連連點頭,而后又看了另外幾幅寫意山水,還是一如既往的別具匠心,不錯不錯。
六副菩薩畫像,外加四屏圖一套,再算上三只硯臺,最后林遠秋懷揣著一張三十兩的銀票,以及三兩八錢的碎銀出了書畫鋪子,腳步比來時輕快了不少。
之所以輕快,除了背著的書箱少了三塊硯臺的分量,應該就是有銀子傍身的緣故了。
和往年一樣,后院幾棵柿子樹上,依舊會留有一小部分準備販賣的果子。等村里開始有人挑著擔子去鎮上賣柿子時,林家這邊也會加入了進去。
不過今年賣柿子的人,換成了林遠楓跟林遠松。
而林大柱和林二柱,還有林三柱他們,則又帶著新做的“吉祥如意餅”出發去了周善縣。
俞掌柜雖望眼欲穿,可從沒想過今年的“吉祥如意餅”會送來的這般早。
比起往年來,足足提早了半個多月呢。
俞掌柜心里高興的同時,不忘做著防備,這不,依舊跟去年一樣,直接從客棧把幾百斤“吉祥如意餅”拉到了自己家里。
這次林大柱他們并沒有提價,還是照著去年的三十三文一斤,最后算得銀錢二十六兩。
和俞掌柜告辭后,兄弟三人開始了采買,買的自然是遠松成親時的所需了。
都是自己的孫子,老林頭和吳氏也不吃虧誰,囑咐了就買跟遠楓成親時一樣的物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