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長期住人的打算,那么兩間小屋肯定是不夠的。
老林頭和三個兒子考慮了好幾天,最后決定蓋三間正房和東西兩間廂房,外加一間廚房,另外還得把圍墻打上。
原來父子四人同時想到了做柿餅的事,眼看明年山上的幾十棵柿子樹就到了盛果期,到時肯定要一趟趟的往山下運柿子。
與其讓村里人瞧出不對勁的地方,還不如直接摘了柿子就在山上把柿餅做得了。
再說若山上有了房子,那么他們再去后山摘野柿子時,就可以直接抄后山的近道轉去自家山上。如此,就不用再擔心會時不時遇到村里的人了。
至于想多蓋的幾間廂房,還是吳氏開的口,因為她想起了清兒和瑩兒大熱天后背長滿了痱子的事。
另外,還有大孫媳婦這回生宣兒正是八月最熱的時候,坐月子時連吃頓飯都是滿頭滿臉的汗,可若是山上有了可住的屋子,那往后不管是小娃兒怕熱,還是孫媳婦生孩子坐月子,都可以讓她們去山上住一段時間了。
當時林遠秋也在場,對蓋房子的主意,他也是相當認同的。
因為摘野柿子方便了,那么柿餅的產量肯定會有所增加。
說實話,若柿餅買賣做得好,不出一年,造房子的銀錢就全掙回來了。
不過,對于那間草棚子去留,林遠秋還是讓爺爺別給拆了。
畢竟像這種茅室蓬戶,庭草蕪徑,唯有書數卷的感覺,林遠秋還是挺喜歡的。
這次府學共有兩名秀才中了舉,分別是第三十二名和四十七名,另外還有一人列副榜第二。
上了副榜就有去京城國子監念書的資格,是以,那名學子沒過幾日就離開府學前往京城去了。
而中舉的兩位學子,比以往更用功了些,再過幾個月就是春闈,都說一鼓作氣乘勝追擊,接下來的會試他倆自然要去參試的。
對其他人來說,不管是那個去國子監的同窗,還是這兩個馬上就要參加春闈的同學,都是非常讓人羨慕的。
畢竟國子監中不乏大儒,若有幸能被收入門下,受益自然匪淺。
而兩位即將參加春闈的同窗,屆時不管中榜與否,能邁至舉人這步,已然超過他們太多了。
林遠秋沒啥想法,心里羨慕是絕對的。不過他也知道,如若自己不在學習上多花上心思,那么國子監還有春闈啥的,這輩子都將與他無緣。
說到花心思,這幾日林遠秋還真想了一個法子出來,那就是從自己所看到的闈墨和策文中,收集出有用的時政資料,然后分類記錄下來,如經濟與民事、軍事與外邦、用人與職官。
而后林遠秋又把它們分為許多小類,比如防洪、排澇、通航、灌溉,屯田等等等等。
最后林遠秋準備把它們都一一背誦進腦海里,好讓這些時政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
雖不知這法子到底有沒有用,可不試試怎么能知道呢。
吃了中飯,林遠秋去了一趟跑馬場,給鄭馬夫送了一包柿餅的同時,順便告訴他,從明早開始,自己又要開始練騎射了。
在貢院的九天,林遠秋看到有好多個考生因為體力不支,或是中暑暈厥,而放棄考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