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等林遠秋詢問去那兒干啥,就聽周子旭繼續說道,“北城碼頭有家八方茶樓,早上半日我就在那里喝茶來著。”
喝茶
林遠秋納悶,好好的怎跑去茶樓了
沒等問出心中的疑惑,就見周子旭從懷中掏了一本冊子出來,然后往林遠秋面前一遞,“林兄快瞧瞧這是啥”
周子旭笑眼彎彎,一副你看我是不是很聰明的模樣。
林遠秋接過,翻開第一頁后,就看上面寫著今日大米八文一斤,白面八文,糙米四文,黃豆三文,麥粉四文,豆粉三文。今歲廣湖兩岸風調雨順,稻谷作物大豐產,大景朝三十二個常平倉已谷糧滿倉。江南西道觀察使轉為罾州郡守,于下月正式任職。韋江郡司馬作奸犯科、觸犯法令,被判抄家,全家放逐三千里
看著寫滿字的幾頁紙,林遠秋心中詫異,這些消息是從哪兒來的
前面糧食賣價還可以去米鋪打聽,可賑災糧滿倉,以及朝廷官員的調謫之事,周子旭是從哪里知曉的。
聯想到剛剛他提的茶樓,林遠秋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是從茶樓聽來的”
周子旭嗯嗯嗯的點著頭,“怎樣,我聰明吧”
原來,自幾日前說了要給自己當老師后,周子旭就一直在想著如何增加見識的事。
雖他不想承認烏靜先生給出的泛泛而談的批語,可自己寫策文時論據難尋,卻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周子旭覺得,就目前來說,自己最該做的就是像林兄一樣,多收集一些時務實事才是眼下關鍵。
至于來源,除了從闈墨制義和歷屆鄉試會試的策文上獲取,周子旭突然想到了一處所在,那就是茶樓,特別是靠近繁忙碼頭那兒的茶樓,那里每日來來往往的坐賈行商可有不少,而這些人大多都是天南地北的走,自然知曉天南地北的事,常去那兒坐坐的話,肯定能聽到不少有用的事來。
所以,趁著今日正是休沐日,便匆忙帶著書硯往北城碼頭的八方茶樓去了。
出門前,周子旭本來想喊上林遠秋一塊的,可又怕到時與自己預想的不一樣,覺得還是自己先去一趟好了。
主仆二人到了那兒,就挑了個臨窗的位置坐著,再讓店伙計上了茶水,而后就邊吃茶邊豎著耳朵了。
茶樓和飯館酒樓不一樣,在這里,只要你有空閑,哪怕捧著茶碗坐上一天,掌柜也不會過來攆你,且那跑堂伙計還會拎著茶壺時不時的過來給你添些茶水。
不過前提你得花銀錢點了茶,否則這么干坐著,挨掌柜的白眼是肯定的。
正如周子旭預想的那樣,隨著一艘艘船靠岸,來茶樓吃茶的商賈就多了起來。
這其中,除了一小部分是過來談生意的,更多的還是趁著卸貨或者裝貨的空檔,來這邊與人說話聊天的。
都是山南海北四處走動的人,知道的事情肯定多,等聊到興頭上時,那各地的所見所聞,自然就娓娓道來了。
這讓聽的滿耳朵的周子旭簡直高興的飛起,心下后悔來時怎么沒記得把筆墨紙硯給帶上,不然腦子里裝的訊息太多,肯定要混成一鍋粥了。
最后,覺得腦子已快記不下的他,只能提早回來了,等到了宿舍,就提筆把訊息記到了冊子上,而后飛快往這邊“顯擺”來了。
林遠秋對周子旭的聰明腦袋瓜佩服的不行,許是前世沒有這種大堂式的暢聊所在,所以林遠秋是丁點往這方面想的念頭都沒有。
再看周子旭記下的這些內容,涉及到的方面可不少,有關乎農事的,有講民生的,還有官場方面的等等。所有這些,不正是他倆目前最需要知道的時政嗎。
看到林兄眼里的佩服,周子旭心情激動,能得到林兄的一句夸贊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