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講的是眾人湊銀錢買一件物品,若是每人出八錢,那么還余三錢,若每人出七錢,就還差四錢,請問人數和物價各是多少
這種的題目,對來自一十一世紀的林遠秋來說,并不難,只要找準等量關系,再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組,就能輕輕松松把答案給解答出來了。
最后林遠秋算出的答案是,一共有七人,而該物品的價格為五十三錢。
等把最后一道算術題解答出來后,時間已到了午時。
中午這頓飯,林遠秋是肯定吃不下去的,他也沒糾結,而是從考籃中拿出所有題卷,開始一張張檢查了起來。
今日是第一場的最后一天,等到了酉時,就要交卷,雖考籃里的答卷昨日他就已經仔細檢查過了,可并不妨礙他再從頭看一遍。
和上次鄉試一樣,等酉時大家教了試卷之后,就有差役過來把糞桶抬走清理。
終于少了臭味,林遠秋感覺自己又活了過來。
也能感覺到肚子餓了,巷口處就有裝水的大缸,林遠秋用竹筒裝了之后三天的用水量,然后點燃煤油爐,開始煮小魚干泡飯。
摸清楚了規律,接下來的兩場考試,林遠秋也用了與第一場相同的法子應對,那就是趁著第一第一天臭味不太強烈的時候,抓緊時間答題。這樣等到了第三日,布簾都擋不住刺鼻臭氣的時候,自己面對剩下不多的題目時,就不用擔心會心焦的出錯了。
第三場的策論,其中有一題講的是安國強軍之道。
這樣的題目,若換作之前的林遠秋,要想把文章寫的有血有肉,肯定有困難。
畢竟紙上談兵雖聽著頭頭是道,可沒有實質性的論據做填充,只會讓考官覺得你夸夸其談,不切合實際。
可經過這三年自己對闈墨的研讀,加之與周子旭對多方資料的收集。林遠秋覺得,如今自己再寫策文時,用思如泉涌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交了第三場的答卷,今年的鄉試的答題環節算是全部結束了。
趁著這會兒天空還亮著,林遠秋開始收拾起自己的考籃。今晚他們還需在貢院里待上一晚,等明日一早就可以出去了。雖一身汗臭,可此時林遠秋心里卻是如釋重負的輕松。
九天九夜,實在太不容易了。
收拾好考籃,林遠秋剛把水煮上,就看到周子旭提著考籃過來了。
周子旭的號舍在“地”字排,離著這邊有些遠,所以這九日,他還是第一次往這邊過來。
也所以這會兒看到林遠秋號舍的位置,原本心里因為考得還不錯的喜悅,頓時消失的無影蹤,再看向林遠秋的眼里除了擔憂還是擔憂。
“林兄,你還好吧”
周子旭本想說,你怎么被分到臭號了啊,可話到嘴邊又改了口,
林兄此時心里肯定不好過呢,他還是別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林遠秋并沒注意到這些,點著頭道,“還好,你呢,晚飯吃過沒”
周子旭搖頭,他除了還有一些炒米剩著,其他啥吃的都沒了。
聽他這么說,林遠秋便把布袋里的炒米都倒進了鍋里,還有兔肉和小魚干,也全都加了進去,算是兩人份的晚飯了。
周子旭也懶得再回自己號舍,吃了晚飯后,就與林遠秋一人捧著一塊木板,到巷口找了一個通風的地方坐著,準備就這樣聊天到天亮了。
和他倆一樣想法的考生很多,也是,此時不論考得好,還是考得不好的人,心里都激動著呢,哪還有睡覺的心思啊。
八月十八,辰時剛至,龍門就被守著的兵士打了開來。
林遠秋提著考籃和周子旭一起往過道外走。
等快出巷口時,他回過頭看了看遠處那間還掛著布簾的號舍,心里想著,這樣的臭號,往后自己可都別輪到了。
不對不對,林遠秋搖頭,應該是,這里的貢院,自己都不用再來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