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秋也看到了。
心說,果然是名師出高徒啊。
至于丁德進是誰,林遠秋和周子旭并不認識,可他的老師,兩人卻是知曉的。
來到郡城后,就時常聽人說起誰最有望拿下解元的猜測,而這些人里面,就有丁德進的名字。
林遠秋和周子旭也是后來才知道,旁人之所以認為丁德進中解元的可能性大,全是因為他有一個好老師來著,而這個好老師,正是烏靜先生。
說實話,對有這樣的老師,林遠秋心里是十分羨慕的。這個羨慕,不僅僅在于有名師的教學。而是因為,在古代,老師的意義與現代的老師完全不一樣。
都說天地君親師,這就是古代師徒的關系。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這句話,在古代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在這邊,老師對于學生來說就跟父親一樣,擁有父親所有的權力。同樣的,老師對學生也會視如己出,不但傾囊相授學識,擁有的社會資源也都會悉數用到自己學生身上。
而像烏靜先生,他的社會資源,其中有很多,怕是底層百姓這輩子都觸摸不到。
有了這些資源,就能夠比旁人多出好些捷徑,自然可以省下不少的精力。
不是林遠秋市儈,這個社會本就如此,別人輕輕松松能搞定的事,有些人傾其所有都不一定能擺平。
不過,林遠秋覺得自己有一點性格很好,那就是抱有自知之明之心,從不巴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雖有羨慕,可從不嫉妒。
說來,靠自己奮斗雖然辛苦,可好處也是多多的,最起碼安心不是。
何況,這輩子,他雖不想做一個地里刨食的農家子,可也從未想過飛黃騰達、位居人臣。
在這皇權大如天的封建社會,林遠秋只求“安穩”一字即可。
見周子旭眼里也是滿滿的羨慕,林遠秋忍不住笑道,“羨慕啥,周兄的名師不是也當得挺不錯的嗎。”
林遠秋說的可是心里話,比起他,周子旭可是第一次參加鄉試,居然一次就考中了,確實厲害。
名師
周子旭先是一愣,而后很快就想起他和林兄說過要給自己當名師的話。
看來,只要自己用心去學,就算沒有名師,他們也照樣能成。
而此時,在郡城的一個小院子里,烏靜先生拿著抄來的中榜名單,正一一細看著。
雖方才家仆已告知了德進中解元的事,可這會兒看到排在第一位的名字時,烏靜先生的嘴角還是忍不住往上揚,沒什么比自己學生考出好成績更讓人高興的事了。
只是,等烏靜先生看到后頭兩個似曾相識的名字時,當下就是一愣。
林遠秋,周子旭。
這不就是年前,自己去府學講學時,兩個說要自己給自己當名師的孩子嗎。
記得當時自己還準備往后多留意他倆來著,只是后來事情一忙,倒是給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