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狀,馮氏忙走了過去,接過女兒手里的金釵后,就給她倆戴到了頭上,這下,原本兩個豆蔻年華的姣美姑娘,看著更加俏麗了。
而吳氏,從看到孫女盒子里的金釵起,就趕忙伸手去解包袱了,等她拿起一只木盒打開,見到里頭果真也是一支金閃閃的金釵時,肉痛的直吸氣。
果然誰生的娃兒就隨誰,她家小孫子舍得花銀錢的脾性,跟老三簡直像了個十成十。
既然已經買來了,肉痛也沒用,吳氏也不去糾結了,何況這可是小孫子對家里人的一番心意。
想到這里,吳氏便把金釵給兒媳和孫媳一一分了過去。
最后再打開了屬于自己的那份,等吳氏看到那金燦燦的如意釵頭時,一眼就喜歡上了,別說,她家小孫子還真會挑東西,這釵子也太好看了吧。
得了金釵的周氏劉氏和馮氏,還有高翠她們幾個,在看到還有頭花和脂粉時,頓時喜氣洋洋了起來。
而進門才一個月的丁菊,更是有種自己掉進福窩里的感覺。
得知林遠秋回來后,村民們還是跟往年一樣,紛紛過來求寫春聯。
讓林遠秋沒想到的是,大爺爺也拿著紅紙過來了,再看他滿臉的喜色,好似比以前精神抖擻了許多。
林遠秋知道對方的好心情自哪里來。
因為今年四月的時候,大爺爺的小孫子,就是那個在族學時,與自己同桌的林文進,終于考過了縣試,也就是從那會兒起,大爺爺的精氣神全都回來了。
林金財樂呵呵,“遠秋啊,等文進考中了舉人,你倆就可以一起上京城趕考去了。”
這是過來顯擺,又順帶踩自己一腳的,真不知哪里來的底氣,才考過縣試就得意成這樣。
林遠秋也不惱,“一起去京城恐怕不行,再過不了多久,我就得到國子監念學了,不如這樣吧,大爺爺您讓文進哥多加把勁兒,就說我會在京城等他。”
加把勁兒
林金財老臉一囧,心說,哪有這么容易加把勁的事,考過了縣試,后頭還有府試、院試跟鄉試呢,自家孫子真要有這么大的本事,就不會一連考了這么多年,連一個童生都未考上了。
所以,遠秋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
最后,林金財是灰溜溜的回去的,連紅紙都忘記了拿。
因著周子旭和陳玉堂他們還要參加二月里的春闈,所以才過完年,一行人就踏上了去往京城的路。
路線是先前就定好的,他們先乘馬車去往郡城,接著從郡城坐船北上直抵通州,最后換乘馬車到達京城。
林遠秋算了算時間,整個行程下來,差不多要花上二十來天,這還算速度比較快的。
出這么遠的門,林三柱肯定要把兒子送到京城才會安心。
想到這次周叔也會跟著一起,林遠秋便沒了讓他爹一個人返程的顧慮,不然他還真不敢讓爹跟著去京城。
出門前,林遠秋特地與家里說了兩個妹妹的親事,過了年,春燕春草也才十五,所以再等上一年說親也不算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