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遇雖有些好奇,可他并未停下講課內容,等把敬姜論勞逸通篇釋義說完,便讓在座學子以文中的“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這句話為題,寫出一篇八百字的策文來。
“寫好之后,可拿與本官一看,今日酉時之前,本官都會在德輝堂靜候。”
說罷,秦遇行至林遠秋面前,等他擱下筆之后,便伸手拿過冊子看了起來,只見筆走龍蛇、力透紙背,再看書寫的字體,是行書。
而寫著的,正是方才自己的講課內容,且對方差不多把他說的話都給記錄下來了。
想起剛剛這人秉筆直書的樣子,秦遇忍不住心想,這小子的寫字速度倒可以與陳大人相比了。
陳大人身為史官,其職責就是記錄景康帝在朝堂上的言行,秦遇可是看到過陳大人的書寫速度的,說是筆走如飛都不為過。
許是前世讀書時養成的習慣,不管是書本,還是冊子,林遠秋都會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等秦遇把筆記還給林遠秋,并夸贊了一句字寫得不錯后,不經意間就看到了寫在封皮上的三個字。
林遠秋
這名字怎么看著有些眼熟,自己好像在哪兒聽到過。
秦遇邊走邊心中思忖,等他出了辟雍堂,快行至德輝堂時,突然想起八年前自己在江州府主考的院試來,對了,那篇用懲罰小偷掃大街來抑制偷盜之事的策文,不正是出自一個叫林遠秋的考生之手嗎。
想到這里,秦遇很快又記起當初自己為了惜才,還壓了林遠秋名次的事。
難道剛剛那名青年舉子,就是當年自己擔心會傷仲永的九歲孩童
秦遇搖頭,覺得應該沒這么巧的事,這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多的去了,想來是別處相同姓名的人吧。
如此,秦遇便沒再多想,翻著手中的書冊后,就看起了書來。
而林遠秋,上完接下來兩節助教的課后,就回到了宿舍。等他簡單吃了幾塊點心后,便開始寫起了策文
“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沃土之民”
雖秦大人布置這篇策論時,并未強調一定得完成,可林遠秋不想錯過任何一個能提升自己的機會。
何況秦大人還是自己曾經的主考官,對著他,林遠秋總有種十分親切的感覺。
有了課堂記錄,寫起策文來并不難,何況這篇敬姜論勞逸,林遠秋在前世時就從古文觀止這本書中讀到過。
而讓林遠秋印象最深刻的,正是今日秦大人用作策文題目的這段話。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過去帝王安置百姓時,特地會選了貧瘠土地給百姓,這樣百姓們每日都會想著怎樣提高地里的收成,自然無心去想旁的,而對君王來說,只要百姓們安心地勞作,不制造事端,那么他就能長久的統治天下了。
當時林遠秋讀了這篇文章后的第一感受,就是感嘆帝王之術中的心機。
等林遠秋把策文寫完,并加以潤色修改后,差不多已到了申時。
想到再有一個時辰就是酉時了,林遠秋便加快了速度,把策文仔細謄抄了一遍后,就拿著文章往德輝堂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