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林柱來說,大女兒的親事已經定下,那么接下來自然就該操心小女兒春草的姻緣了。
原本在聽了兒子說的別著急給兩個妹妹相親的話,林柱還真是一丁點兒都不擔心的。
可現下不一樣了。
如今春燕已定下舉人的未婚夫,且周家家境也非常不錯,在這種情況下,林柱自然希望小閨女最好也能遇到這樣一門好親事,雖不求二女婿也一定得是舉人身份,可家境總要差不離才是吧。
不然往后姐妹兩個的日子越過越懸殊,年數久了,肯定得疏遠了去。
這輩子自己就狗子他們兄妹,自然希望幾個孩子能和和睦睦的,一輩子好好相處下去。
可林柱也知道,自己想讓小女兒找個也跟她姐差不多的夫家基本不太可能,哪怕有狗子這個舉人哥哥在。
摸著良心說,就是春燕的這門親事,在林柱看來,都跟天上掉餡餅撿了大運似的了。
也不想想,子旭家境好,又有舉人功名,且周興這個親家又是個通事理的,當然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子旭的品行和性子,相識多年,林柱說是看著周子旭長大的也不為過,自然知曉大女婿的品行和性子都是沒話說的。
林柱可以肯定,若不是兒子跟子旭有從小到大的交情,且兩家又一直有來往,肯定生不出這門好親事來。
所以,自己想再給春草找一個家境人品都與大女婿差不多的二女婿,基本不太可能。
唉,真是愁人啊。
林柱突然覺得,不管是先前的窮苦日子,還是現下的小富之家,他們當爹娘的為孩子擔憂的心一直都沒變。
再想到狗子如今已是十七,卻還是一丁點兒說親的心思都沒有,林柱就更加頭疼了。
說來也是奇怪,先前狗子考中秀才的那會兒,還五不時的有媒婆登門來說親呢,怎么如今都是舉人了,反倒無人上門了。
林柱搖頭,表示實在想不通。
不過他也知道,就算真有說媒的上了門來,他家臭狗子也不見得會點頭答應。
唉,真真讓人操心啊。
所以,在信的末尾處,林遠秋看到了他爹對他的“滿滿嫌棄”。
林遠秋摸了摸鼻子,自己才十七呢,急啥。
還有,對小妹的親事,林遠秋有著和林柱完全不一樣的想法。
你想啊,親哥哥是舉人,親姐夫又是舉人,且如今哥哥和姐夫都在京城國子監念學,往后的仕途不說絕對有望,最起碼百分之七、八十的概率總有吧。
所以,有著如此好前景的岳家,自家小妹怎么可能會說不上好親事呢。
不得不說,林遠秋的想法是正確的。
這不,在林柱給兒子寄出信后不到半個月,就有媒婆喜盈盈的上門來了。
這次來說的人家,和先前幾個媒婆提的商戶之子、地主家少爺,并不一樣,此次的男方,是周善縣縣丞王時興之子。當年王時興考中舉人后便沒再繼續舉業,而是副貢當了周善縣的縣丞,這次他想給自己的小兒子王文昌說親。王文昌去年考鄉試未中,如今還在府學念書。而王時興之所以想和林家結親,看中的正是林遠秋和周子旭已有的舉人的功名,且如今兩人還在國子監念學。
縣丞主管著全縣的文書檔案,對林遠秋和周子旭這幾年的舉業,王縣丞自然一清二楚。
心里更是看好他倆往后的仕途,加之小兒子又與他們是府學同窗,聽兒子說兩人在府學里的風評不錯,所以才生了與林家結親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