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周子旭摸了摸腦袋,有些不好意思,“老師,今日學生收到家書,學生的親事已經定下了。”
周子旭覺得,既已是師生關系,那么自己的事就都該讓老師知曉才對。
而關于家里的情況,上次過來秦府時,周子旭就已經說過了,包括先前去過呂府幾趟的事,也都沒落下。
至于為何要說呂府的事,還是林遠秋提出來的。
畢竟朝堂之事,錯綜復雜,秦大人和呂大人相互之間有沒有糾葛他倆也不知曉。所以有些話還是明說的好,別秦大人一番好心教學,到時卻讓他生出一肚子氣來。
秦遇自然知道周子旭為何要告知定親的事,這是想啥事都不瞞著他的意思,心說,自己的確沒看錯人,這兩個娃果真是個至誠的。
作為老師,對學生的親事自然關心,遂朝周子旭招招手,讓他進書房來與自己仔細說一說。
等知道說親對象正是林遠秋的親妹后,秦遇忍不住想笑,這還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啊。
不過,這樣也挺不錯的。
先前沒收下兩人當學生時,秦遇倒沒去多考慮旁的事情,畢竟他可不是愛管別家閑事的性子。
可如今林遠秋和周子旭成了自己的學生后,那意義肯定就不一樣了。
在秦遇看來,這輩子自己應該就只有這兩個弟子了,可以說開門弟子、關門弟子都是他倆,自然希望自己的兩個學生,能一直這樣和和睦睦、相互照應下去了。
還有,想到如今朝中局勢,秦遇覺得自己很有必要與弟子們叮囑一番,那就是在國子監里好好念書,與學識無關之事別去瞎參和。
另外就是呂淮,此人心思深沉,且常游走于大皇子和二皇子的擁躉之間,雖未站隊,可見風使舵的做法明顯。
在秦遇看來,像這種腳踏兩只船,想兩面都討好的做法,還不如旁人的一邊倒呢。
所以,這種人還是盡量遠離為好。
周子旭點頭,“學生知曉了。”
他自然不會再去呂家,這次父親在來信上也說了,說給呂府寄去的信未再有回音過來,想來對方因為婉拒親事的事,而心有芥蒂上了。
都說尊師貴道,恩同父母。
雖今日已給老師磕了頭,可拜師受業不是件小事,該有的禮數自是一丁點都不能少的。
是以,等吃過晚飯回到宿舍后,林遠秋就往家里寫了信。信中把今日的拜師之事告知了家里,然后讓父親來京城一趟。
拜師禮需得兩家人在場,屆時還有老師的友人現場見證,這樣才算正式拜了秦遇為師。
等把寫好的信箋裝進封套里收好,林遠秋就打開書箱,把剩下的幾只包袱全拿了出來。
此時心情激動依舊難以平復的他,覺得今晚失眠的可能性很大。
所以,既然睡不著覺,不如就趁著這個時候,把余下的幾幅菩薩畫像全都給完成了。這樣等明日下午,自己就可以把畫作給朱掌柜送過去了。
說實話,林遠秋從沒想到過自己會有這般幸運的一天。
與秦大人相處之后,他是打心里尊敬和欣賞他的。
在林遠秋看來,秦大人學識淵博不說,性子也是坦坦然然、不虛偽做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