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林三柱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商機,可不能被人知曉了。
而若是這次自己把繡品帶到鋪子里來,那就等于主動把掙銀錢的點子拱手送到了旁的店鋪手里。
畢竟,只要會做繡活的人,哪個學不會啊。所以這個頭可不能輕易打開。
其實林三柱也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直接把家里人全都接到京城來就行了,這樣就不用擔心會供不上貨的事,到時哪怕旁人學了去,自家也是掙了銀錢的。
可一大家子都往京城來,哪是那么簡單的事。先不說幾十口人要住在哪里,就是日常開銷都是個大問題。
京城的物價可不便宜,單靠一間店鋪的進項,哪里能糊得了幾十張口。
最主要的還是這離鄉背井的,不下個大決心誰愿意不遠千里,而這個大決心自然全都在狗子身上,那就是考中進士當上官。
可考進士當大官不是件容易的事,不是林三柱不相信自家兒子的本事,這么些年下來,他就是豬頭,也都該知道科舉考試并不是全憑本事就行的,就像周興說的,啥天時,啥地利,還有人和啥的,這些都是不能少的。
你說到時候一家幾十口人全待在京城巴望著,而狗子的進士又遲遲不見蹤影,屆時這不上不下的,不是讓狗子心里難受嗎。
所以,林三柱的想法就是,一切以自家狗子為重,在沒考中進士之前,家里人還是老老實實待在小高山村,別來京城給兒子添麻煩了。
至于店鋪里的經營,現在賣著硯臺不就挺好,如今也甭說要掙多少多少銀錢,全當養店鋪好了。
等林遠秋聽明白他爹的意思后,才覺得是自己欠考慮了。
正如他爹顧慮的那樣,一個是在家鄉掙銀子過日子,另一個是背井離鄉的掙銀錢過日子,后者若沒有一定的盼頭在里面,誰愿意不遠千里啊,要是真的過來了,到時若沒達到預期的話,那么不管給自己,還是其他人,都會帶來了麻煩,所以還是保持現狀最好。
想到保持現狀,林遠秋腦袋中隨之而來的是“本末倒置”四個字。
對啊,自己如今最關鍵的還是舉業,可千萬別主次不分了。
至于鋪子,順帶就好。
再說平時不是有張貴他們嗎,所以就先這樣吧。
林遠秋心中感慨,這世上怕也只有親生爹娘會為孩子考慮的這么周全吧。
想到這里,林遠秋走上前,雙手摟過林三柱的脖子,而后腦袋往他肩膀上一靠,“爹,兒子聽您的。”
這突如而來動作讓林三柱有些久違,心里想著自家狗子這是有多久沒這么粘人了。
對了,好像最近一次是考院試那會兒吧。
日子過得好快,都已經八年了。
說完了店鋪的事,父子倆很快又說起了春草的親事。
那王文昌雖比自己晚一年進的府學,且并不在一個班舍,可因著他和自己以及周子旭年齡相仿,所以他們三人是有過好多次交流的。
印象中,這人文質彬彬,談吐也大方,要林遠秋說,對方人還是不錯的。
不過他還和先前一樣的想法,那就是,成親過日子是妹妹們自己的事,所以這樁親事到底成不成的,還得聽春草自己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