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頭叮囑遠楓一定要把賬目記清楚。
至于這些賀禮,還是等遠秋回來后,讓他自己定奪吧。
等村民都離開后,族長和族老們,就與老林頭商量起了造牌坊的事來。
這可是全村人的榮耀,總要安排好了才行。
最后,幾人定下了會元牌坊的位置,就建在村口那里,這樣凡經過他們村的人,都能一眼瞧到,多風光啊。
不過,在說到村口的確切位置時,不管是族老還是族長,或是老林頭,都特意留下了最靠近官道的那一段。
不出意外的話,這邊還有一座進士牌坊要建造呢。
村東頭林金財家。
金氏和林金財已經坐在堂屋里呆愣好久了。
特別是林金財,自聽到官差報喜的那一刻起,他就坐在這兒沒挪窩了。
林金財實在想不明白,怎么人家考科舉就這么容易,每次中榜都輕而易舉。
而自家的幾個孫子呢,卻是難如登天。
才過去的縣試,大孫子和一孫子又沒考中,林金財有時會想,文延和文慶的書是不是念到狗肚子里去了,就著次次不中,還有繼續再考的必要嗎。
至于小孫子文進,考過縣試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接下來的府試也不知啥時候能考中。
唉林金財忍不住嘆氣,爹娘活著的時候不是偏向他這房的嗎,怎么死了就不護佑他家了呢。
這樣想著,林金財就準備端午上墳時,要在爹娘墳前好好說說。
他們跟一房可是一家,這相差也太大了吧。
一弟這可都成老太爺了啊。
京城,集英殿。
林遠秋已把治水策寫好,這會兒正字斟句酌,準備好好潤色一番。
因著是治水策,所以林遠秋在書寫時,采用了對策的形式,而他所知曉的前世治水方法,全部以論據的方式呈現,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共寫了兩千多字。
待檢查無誤后,林遠秋拿過一旁的答題紙,很快謄抄了起來。
舉試之人,有一手好的館閣體是基本。林遠秋也一樣,經過十幾年的練寫,如今他的這手館閣體,已經相當不錯的了。
許是謄抄時太專注的緣故,林遠秋并沒有注意到,在自己身后停留了約摸半刻鐘的明黃色身影。
考殿試和其他幾場考試一樣,也必須糊名的。
所以等林遠秋舉手示意交卷時,就有彌封官快步走上前來,然后把姓名和籍貫處用白紙糊上,最后再蓋上騎縫章。
如此,林遠秋的殿試完美結束。
接下來,便是十日的耐心等待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