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離春燕和春草成親的日子只剩二十來日,可在置辦產業時,林遠秋并沒有著急忙慌的亂買一通。
他已經打算好了,準備給兩個妹妹,每人貼補八百兩銀子的嫁妝。
而依照府城這邊的宅子和店鋪的賣價,八百兩銀子可以給每人買上一間兩進的小宅院和店鋪兩間,外加水田二十來畝了,且這還是在選擇面很寬裕的情況下。
不得不說,這邊的物價比起京城來,確實要便宜了許多。
只不過,想一次性置辦這么多產業可不是件易事,并非缺少錢銀,而是一口氣買不到這么多合適的。
這不,父子倆差不多把府城牙行都走遍了,最后也只買了兩間店鋪。
其他的店鋪,不是位置太偏,就是門面不大。至于宅子,都是年數比較久的那種,看著有些破舊。
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最后父子倆只挑中兩間位置和門面都不錯的店鋪。
兩店鋪,一間一百五十兩,一間一百五十六兩,在價錢上幾乎沒啥區別。
在去衙門辦理轉戶時,林遠秋直接讓書吏在房契上寫了林春燕和林春草的名字,這樣一人一間,挺好。
“爹,過幾日,咱倆再抽時間去鎮上還有縣城看看,兒子覺得宅子和水田還是買離家近一些的好。”
周家住在鎮上,王家祖輩都在縣城,而宅子和田地,本身就不必像店鋪那樣,須得買在人流量多的地方。
何況把宅子和田地買的近一些,也能方便日后的打理。
林三柱聽后點點頭,覺得這樣安排挺好,春燕的水田和宅子就買在橫溪鎮,而春草的直接買在縣城。
至于剩下的一間店鋪,也就近的買,這樣若閨女們想開鋪子自己做買賣的話,也能方便一些。
而買在府城的店鋪,可以直接賃出去收租。
說到打理產業,父子倆已經商量好了,準備再給春燕、春草各陪嫁一房下人,這樣有人幫著打理,就不用事事親力親為了。
時隔一年多,再回到家時,老林頭和吳氏,包括家里其他人,都明顯感覺到了林遠秋的不同,用吳氏的話說,那就是多了大官的威嚴。
這樣的后果就是,家里人面對林遠秋時,特別是和他說話的時候,都有些拘謹。
林遠秋有些無奈,不過他知道,這肯定是一直以來大家對官員的敬畏心,等過上幾日,就會自在了。
果然,這還沒出三天呢,家里人又“遠秋遠秋”的喊上了。
周氏和往常一樣,開始頓頓張羅著小侄子愛吃的紅燒魚。
每次看到小侄兒配著魚肉能吃下一大碗飯,心里自是說不出的開心。小侄兒還是那個小侄兒,哪怕當上大官了,也一點沒嫌棄大伯娘做的菜。
這日一大早,林遠槐和林遠柏拉著林遠秋去山上看他們下的套子。
現下正是野雞野兔最愛跑出來尋食的時候,應該很容易就被套住才是。
等檢查了套索,看到果真有野兔被套住之后,三人忙樂滋滋地拎著兔子去了山上的院子,準備烤兔肉吃。
“三哥四哥,不如咱們就去草棚子那邊烤吧。”
看到已處理干凈的兔子,林遠秋建議。
他還記得小時候,大家圍在草棚子里,一起烤魚干和板栗吃的場景呢。
林遠柏和林遠槐聽了,忍不住拍拍自己的腦袋,他們咋就沒想到呢,那位置空曠,不正是烤肉最適宜的地方嗎。
想到這里,林遠柏便把兔子一拎,“走走走,咱們現下就過去,那草棚子可是年年都有修繕呢。”
說著,林遠柏提腳就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