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
要掛這么多
村民們驚詫的嘴巴,可以塞進一個瓜瓜來。
半刻鐘后,按耐不住的村民們,很快參與了進來,挖坑、立竹竿、綁繩子,忙的不亦樂乎。
“哎呦,你這樣綁可不牢固”
“不對不對,這坑得再挖深一些,不然桿子立不住。”
“誒誒,我說你咋一點勁兒都沒有呢,該不會早飯都沒吃吧。”
老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同樣的,人多速度也快,不出一個時辰,掛聯對的繩子就全都拉好了。
都說左眼跳財,所以周子旭肯定自己今天會有好事發生。
不過,在想到今日是自己娶媳婦成親的大喜日子后,周子旭覺得,這左眼跳的好事,大概指的就是這個吧。
只是等周子旭穿著大紅喜袍,領著吹吹打打的接親隊伍到達小高山村時,很快就明白,自己今日的“左眼跳的好事”到底來自哪里了。
誰能告訴他,這連成片的聯對是做啥用的,總不會是專門等著自己和連襟過來答對的吧。
周子旭有些哭笑不得。
原本他就防著大舅子來這一招,是以特地去二叔私塾,找了幾個擅長吟詩作賦的學子過來,可周子旭萬萬沒想到,大舅哥居然會這般“狠”,這里少說有一百多副對子吧。
一陣微風緩緩吹過,大紅聯對隨風飄啊飄,周子旭只覺心中哇涼哇涼,嗚嗚嗚,大舅哥的下馬威確實厲害。
王文昌也才了到沒一會兒,為了不耽擱接親的吉時,昨晚他是歇在橫溪鎮的。
而原本被成片聯對看的傻愣當場的王文昌,這會兒看到連襟過來,以及連襟身旁站著的五、六個書生時,如同看到了救星一般。
人多好啊,自己這邊四個讀書人,連襟那邊有六個,想來要把這些聯對都答出來并不是難事。
見兩位新郎磨拳擦掌,一旁捧著筆墨托盤的青壯忙走了過去。
“兩位新郎,若要答對,筆墨在此。”
說罷,便把托盤遞了過去。
周子旭和王文昌也不含糊,各自抓起一支毛筆,待蘸了墨汁之后,就行至聯對前,開始對答起來。
上聯兩姓聯姻。
周子旭提筆寫下一堂締約。
再看第二張,上聯是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
周子旭想了想,提筆卜他年瓜瓞綿綿,爾昌爾熾。
王文昌也不耽擱,待看到上聯為“謹以白頭之約,書向鴻箋”的聯對時,便揮毫寫下好將紅葉之盟,載明鴛蝶。
圍得里三層外三層的眾村民,在看到周子旭和王文昌的對答如流后,都忍不住夸贊,“兩位新郎官好學識啊”
而躲在人群后的林三柱,看到兩個女婿沒被為難住后,終于松了口氣,能答出來就好,能答出來就好,別到時天都黑了,還沒把自家閨女給接走。
其實林三柱也不想想,這兩人,一個舉人一個秀才,怎可能連詩句都對答不出來。
只不過,實在手酸是肯定的。
等周子旭和王文昌,差不多對答了一小半聯對后,那幾位一同前來接親的書生才提筆上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