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遠秋也知道,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小妾通房都合理的社會有些偏激。所以,他并沒有把娘和大伯娘她們的心思展開說給他爹聽,只說奴仆買年紀大一些的,干活能更心細些。
想到張媽事事認真的模樣,林三柱點點頭,“那咱們就挑年歲大些的。”
隨后又立馬加了一句,“要是你奶問起,就說是我決定的,聽到沒”
“聽到了。”林遠秋突然想起,自己成長的這十幾年,爹可給他背了不少的鍋呢。
“爹您真好,兒子肯定會孝順您的。”林遠秋覺得,有些時候把愛說出口是很有必要的。
哎呦,這臭狗子。
林三柱一聽,立馬樂成了木魚。
他就知道,自己的寶貝狗子肯定是最最孝順的。
許是一直無人問津的緣故,這些婦人并未像其他人一樣,站在外頭等著人來挑。林遠秋看到,牙婆是到店鋪后院把人喊出來的,共有六個,不對,應該是十個,因為有四個婦人還牽著孩子呢,幾個孩子都是六七歲的模樣,再看這些婦人,包括那些孩子,手上和衣衫上都是草屑,一看就是在編草繩的樣子,所以,這些人剛才不會都在后堂編草繩吧
不得不說,林遠秋真相了,一直賣不出去,牙婆肯定不會讓她們吃閑飯,所以就干脆讓她們打草繩掙銀子了,用牙婆的話說,那就是總要把吃的給掙出來吧。
沒等林三柱開口詢問,牙婆就說了這六個人的情況,兩個是主家犯了事,她們被轉賣出來的,另外四個都是家里遭了災,自賣自身的,這幾個孩子是她們的孫子、孫女,而孩子的爹娘或不在了,或已經被賣到別家了。
一聽其中有個孩子的爹娘已被人另買了去,林三柱心里就有些不舒服。
見客人皺眉,牙婆以為是對這種“老拖小”的不滿意,忙開口道,“若是客人看中,咱們價錢好商量。”
難得有把這些老婦脫手的時候,牙婆自然不愿錯過。
其實她也想把孩子單開來賣,可這幾個婦人讓她做再累的活都可以,要是把孩子給他們分開了去,這些人絕對會拼命。
其實牙婆也不是沒法子治她們,只不過覺得沒必要做的這么缺德。
一番開價還價,最后定下,婦人七兩銀子,那四個小孩,女娃四兩,男娃五兩,林三柱一共付了六十八兩銀子。
六個婦人自然不夠,接著兩人又逛了隔壁幾家,最后把十個人湊齊了,而小孩子又多了三個出來。
就這樣,出門時父子兩個人,這會兒已有十七個人跟著了。
林遠秋雇了馬車,不然這樣一長串在身后跟著,實在太引人注目。
等去衙門辦好了身契過戶手續,再回到南鑼鼓巷時,已差不多到了午時。
讓林三柱,還有林大柱林二柱都沒想到的是,原本昨日頭搖成撥浪鼓的周氏劉氏和馮氏她們,在聽到這些仆人要分到各房做活時,都笑著點頭,沒有一個不情愿的,就連高翠她們也一改先前的態度,沒再說出反對的話。
吳氏自然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不過這會兒她最想收拾的還是老三,個糟心玩意,說好了只買兩個做飯的就成,結果一轉身就帶了這么一大群回來。
當不要糧食養的啊
林三柱只當沒察覺到老娘要揍他的眼神,笑道,“娘,具體該怎樣安排,您跟大嫂她們商量就行了,兒子得回房換身衣衫去,大熱天的,可把兒子累出了一身汗。”
說著,林三柱還拿過老娘手里的扇子朝自己搖了搖,嗯,還挺涼快的,不過說出的話就不是這樣的了,“娘,您這把扇子有好幾年了吧,你看,扇著也不解熱,娘,待會兒吃了飯,兒子就上街給您挑把新的去,保證搖著輕巧,扇著涼快。”
一聽這樣的貼心話,吳氏哪里還記得方才自己的咬牙切齒,再看到三兒子額頭上全是汗,心疼道,“買啥買,你當這日頭是唬人玩的啊,娘的扇子不是還能使嗎,再用上一年肯定沒問題,哎喲,你看你,后背都濕透了,快快快,快先去把衣裳換了,今日娘讓張媽煮了綠豆湯,你換了衣裳就過來,娘待會兒給你盛一碗去”
“誒誒,兒子這就去換。”林三柱提腳就準備往外走,似想到了什么,忙轉身補了一句,“娘,您對兒子可真好”
“臭小子,啥好不好的,我可是你娘”嘴上雖這樣說,可吳氏的嘴角已咧到了耳朵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