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林修撰回來,眾人忙圍上前來。
待林遠秋把裝著文房的錦盒小心放置桌上時,有眼尖之人立馬忍不住驚呼,“御制之物林大人,這是圣上賞賜的吧”
林遠秋笑著點點頭,“正是圣上恩賜。”
這可不是林遠秋故意顯擺,御賜之物本就得好好收著,方才回來時,他就是一路小心捧著的,這會兒林遠秋肯定得找個最佳的位置擺放著了。要是隨意往哪里一擱,那么一個對圣上大不敬的罪名可就跑不了了。
所以,林遠秋覺得,只要與小命掛上勾的事,自己再怎樣謹慎都不為過。
顯然眾人也都是知道這點的,所以自林遠秋把錦盒擺到桌上后,哪怕好奇心再重,大家也都下意識的沒敢靠得太近,免得會不小心磕碰到,從而給自身惹來麻煩。
還有,有好幾人,在看到桌上的大錦盒后,心里卻偷偷在想,今日進宮之人若是自己,那么這會兒得了賞賜的,恐怕就是他們了。
除了看賞賜,還有人開始詢問起進宮的事來。
比如就有人忍不住納悶,“林大人,楊大人和胡大人怎么沒與你一道回來啊,他們人呢”
林遠秋搖頭,表示自己并不知曉。
對于楊、胡兩人被圣上罰跪的事,在回來的路上,林遠秋就已經想好了應對,那就是只字不提,對誰都不提,免得生出是非來。
只不過這樣的事情怎可能瞞得住,這不,等第一日大家都過來翰林院上值時,就都已經知道,楊硯和胡誠渙這兩位侍講學士,昨日不但被圣上罰跪了半日,另還罰了六個月的俸祿。
說實話,當時的楊硯和胡誠渙,要不是擔心圣上會以為他倆不滿處罰,在面對同僚們“關切”的眼神時,兩人真是恨不得與掌院請了病假,好好在家里“躲”上幾日了。
而這邊,等林遠秋抱著賞賜回家后,家里自是一番前所未有的熱鬧,大家都是與榮有焉,仿佛圣上也賞了他們似的。
特別是老林頭,眼眶濕潤,直說他這輩子的好臉面全是小孫子幫他掙的。
林三柱也是激動非常,他家狗子能得了皇上的獎勵,說明狗子的差事做得好啊,這能不讓人高興嘛。
這時,林大柱突然想到,“爹,娘,那戲文里都唱了,皇上的賞賜得放到香案上供起來,要不咱們也去點了香燭供著”
吳氏和老林頭一聽,再回想一下之前看到過的戲文,好像還真是這樣的。
于是,在吳氏的指揮下,一家人很快忙碌了起來。
喜氣洋洋的場面,融洽和睦的家庭氛圍,讓林遠秋也跟著熱烈了不少。
等吃過晚飯,林遠秋還跟平日一樣,先在院子里消了一會兒食,然后和以往一樣,回到房里后,就去數了兩張宣紙出來,接著往硯臺里加水磨墨,準備起作畫事宜。
想在京城把日子過好,單靠俸祿肯定不夠,所以畫畫掙銀子的事,林遠秋從未耽擱過。
在林遠秋看來,自己絕大部分的無后顧之憂,都源自鼓鼓的腰包。
所以可不能讓它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