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眼明手捷、氣勢十足的招式,若不是對方神情看著專注,林遠秋簡直要以為,這人就是為了報接親那日的“二箭之仇”的。
與秦遇的想法不同,鐘榮是支持此趟所有人都一起出發的。他還是那句話,一定要提早啟程,這樣路上才不用太趕,而行程不匆忙的話,對老人婦孺來說,就不會太過勞累。
至于為何要所有人一起出發,而不是等男人們先去那邊安頓好了,再接女眷和孩子們過去。
鐘榮給出的理由是此趟北上,咱們人手是最充裕的,不說他這邊三個,就是林家,都有八、九個成年男子。可若是下次再接,肯定會有好些人因著各種原因走不開身。
“就比如女婿你,地方官沒有圣喻不得擅自離開轄地。而錦安和錦華,那時說不定已忙到旁的事情上去了。”
就是他自己,說不定到時也有別的事情要忙。
“女婿你說,少了這么多人護著,咱們怎么可能放心讓她們北上。”
鐘榮還想說的是,與朝廷命官一同出行,能大概率的避開宵小之輩。畢竟,誰會沒事找事的跟朝廷過不去呢。
岳父的一番分析,讓林遠秋心里再沒了糾結,當即決定,就按岳父說的,全家一同出發。
至于出發的日子,林遠秋定在了會試放榜之后。此次兩個妹夫都有參試,林遠秋自然想知道他們的成績如何。
只不過接下來的殿試,不管兩個妹夫有沒有機會參加,林遠秋都顧不上這么多了。
因為殿試時間在三月中旬,而他的到任日期是四月底,加之林遠秋想把時間盡量寬裕在路上,所以三月十日之前,他們一家肯定是要啟程的。
聽到女婿想讓自己幫著參謀鏢局的事,鐘榮也無二話,直接領著林遠秋去了興順鏢局,這家鏢局有幾個鏢師是鐘榮認識的,算是知根知底的了。
與岳父告辭后,林遠秋并未直接回府,而是沿著街邊的鋪子,慢慢逛了起來。
感覺自上值之后,好久未這般認真的逛過街了,更別說此刻愜意的行走在街上。
二月底的天,還有些冷,路上的行人三三二二。
來京城六年,南安街林遠秋路過的次數并不多,所以并不知道這邊還有首飾鋪子開著。
再看這門面,連著兩間,規模還不小。林遠秋突然想起,下個月二十八號正是自己和鈺柔納采的日子,記得去年自己買了一支玉釵送給了妻子,而今年,不出意外的話,三月二十八已在去塞外的路上,所以自己何不先把禮物給買好了。
想到這里,林遠秋便提腳進了首飾鋪子。
店伙計見有客人,忙熱情上前相迎,只是這會兒林遠秋卻有了停頓,至于為何,當然是因為架柜上掛著的幾只小布袋了。
而之所以它們會吸引住了林遠秋的目光,還是那些小布包的款式。巴掌大的包身,然后一根同款料子的細帶穿在包身上,這樣子,只要把細帶兩頭一拉,小布包就可以像包子一樣,收緊了包口。如此,裝在包里的東西就不會掉出來了。
不過,此刻林遠秋想到的則是,咦,這不就是前世的抽繩手袋嗎
且看到眼前手袋的簡單款式后,林遠秋已在心中回想起十幾種在前世看到過的樣式來。
比如往布袋上縫上用各色布頭疊成的絹花,或是填充了棉花的小布偶,如兔子、鯉魚、蝴蝶等等等等,想來這些樣式更能吸引了姑娘們的眼球。
林遠秋問了小布袋的賣價,居然要兩百文,聽店伙計的意思,這袋子還是從番邦國過來的。
果然物以稀為貴啊。
沒在店里耽擱多久,林遠秋挑了一支玉翠鑲珠的金釵,以及一對耳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