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知分掌督糧、捕盜、水利等事務。而通判則分管錢谷、戶口、賦役以及獄訟等公務。
可以說,除了教育,州府大多事務都由同知和通判分管了。
也正因為如此,自羅知府被圣上罷官去職,知府位置空缺了大半年,石州府照樣運轉自如。
除了往前衙進,通往后衙還有另外的門。見兒子有事要忙,林柱讓車夫駕著馬車走了府衙邊上的巷子。
到底是一府之衙,比起永寧州,石洲府衙要更大上一些。
在衙門口對面,街道的另一邊甚至還有一道照壁墻,林遠秋目測了一下,整個府衙的正門口,從東到西一百多米肯定是有的。由此可見,自己一家人居住的后衙也應該很寬敞才對。
知道今日知府大人要過來上任,府衙里上至同知,下至守門差役,都是緊著神的。
這不,林遠秋才邁開步子往府衙正門走去,已經看到他的守門差役,就立刻朝衙門內喊著大人來了。而他們自己,則很快上前,然后跪倒了地上,“小的給大人請安”
別問守門差役為何知曉這就是他們的知府大人,笑話,新知府大人二十多歲的年紀,個子高挑,模樣清俊,且直接往衙門過來。這么多點都對上了,他們怎可能認錯。
看到守門差役滿臉是笑的熱情模樣,林遠秋也不知道這兩人在高興什么,只朝他倆點點頭,然后說了聲起來吧,就邁步進了衙門。
林遠秋自然不知道,自打知道永寧州的林知州要過來當他們的知府大人后,衙門里的衙役們高興的只差飛起。這可是讓鄉下人全往城里搬的好大人啊,他們爹娘兄弟大多都住在鄉下,肯定巴望著家里人也有住進城里的一天。
沒等林遠秋過了儀門,聽到通報的高同知與錢通判,還有一眾書吏,就都迎了出來。
雖知道林大人才二十多歲的年紀,肯定年輕,可大家還是被眼前之人的清俊樣貌給驚呆了,加之林遠秋并沒留胡須,所以看著比實際年齡要小上不少。
林遠秋也不墨跡,與高同知和錢通判相互見過禮后,就直接進入了正題。
在永寧州和定胡縣的兩年經驗積累,讓林遠秋知道,若你只想專心政績,不準備與佐官們牽扯太多,不想把精力用到旁的地方去,那么把分內之事做好就成。
高同知是前年來石洲府任的職,而錢通判只比高同知晚來了幾個月。
因著羅文慶是個大事小事都喜歡一把抓的性子,所以,高同知和錢通判都沒有手握實權的時候。
直到去年羅文慶被罷了官,兩人才得了權利,所以這些時日,他倆最最擔心的事就是再回到從前。
畢竟知府可是州府的最高上官,只要人家在合理范圍內要你怎樣,那你就得怎樣,包括不分權利給他們。
豈知,才進入大堂沒坐上一會兒的林大人,說了一番勉勵的話,然后說了聲下午去軍營后,就直接離開了。那什么督糧捕盜、錢谷戶口上的事,一句都沒問。
高同知與錢通判忍不住相互對望了一眼,這樣就結束了
還以為今日知府大人會讓他們把手頭上的事理一理,然后統統交出來呢。
若林遠秋知道高、錢兩人此時心中所想,肯定會忍不住笑上一句,有人幫著分擔事務不是好事一樁嗎,他又不是傻子,攬這么多活計在身上做啥。
再說了,自己可握著官印和兵符呢,所以,不管什么事,最終的拍板權還在他手上。
后院正房,只老林頭和吳氏在,其他人在吃過飯之后,又忙著去收拾歸置了。
見小孫子回來,吳氏立馬就讓婆子去端了飯菜過來。
“遠秋,肚子餓壞了吧,快快來吃飯,今日可有魚呢。”
才到了府城,吳氏就讓灶房婆子快些去買菜了,還特地叮囑了一定要買魚回來。
林遠秋也不耽擱,洗凈了手之后,就捧著碗大快朵頤了起來,他肚子實在太餓了。
老林頭邊看著小孫子吃飯,邊摸著煙桿,眼里滿是慈愛。
還有,說是摸煙桿,那是真的只是摸。自打聽了小孫子讓他少抽些旱煙,說這樣就會少一些咳嗽的話后,老林頭就減少了抽旱煙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