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乞丐們的圓滿安置,景昌帝少不得要褒獎一番。
只是他這邊嘉獎的旨意還未頒下,俞御史就從早朝隊列中站了出來,“啟稟圣上,微臣有本要奏。”
歷來御史都有監督官員不正之風的責任,所以俞御史話音剛落,堂上許多官員就飛快轉起了腦子。
自己近期沒做過違紀之事吧
家里沒人出去惹禍吧
這俞老頭可是屬螞蟥的,被他叮上可就麻煩了。
等確定自家絕對沒有犯事后,眾人松了口氣的同時都不由自主地豎起了耳朵,想聽一聽今日哪個倒霉蛋要被參來著。
景昌帝抬手,示意俞御史有本奏來。
丁侍郎和張侍郎的目光微不可察地地朝身前的林遠秋掃了一眼,嘴角更是不由自主地彎了彎。
前幾日午休的時候,丁、張兩人故意在俞御史常去的隔壁茶房聊起了四寶齋的字畫,并著重說了好幾次看到林尚書的父親拿著畫作去四寶齋的事,且那店中好幾幅畫作上“書”的字寫法,與林尚書的實在相似云云。
都說聽話聽音,雖丁侍郎和張侍郎話中帶著疑問,可那鐵定的語氣,俞御史還是聽得一清二楚的。
這是在說戶部尚書林遠秋兼營商業,暗中指使家人拿了他的畫作去謀取收益。
這怎么行,朝中官員不能涉足商業,這是為官的基本準則,也是防止有官員利用職權牟取暴利的事發生。
作為有著監督之責的御史,俞成志自然要把此事上報圣上。
只是丁侍郎和張侍郎的話還有待考證,畢竟他倆上半年被林尚書打發到岔子坡的事眾人都是知曉的,保不住這兩人是生了怨氣故意抹黑林大人。
這樣想著,俞御史就暗地里做了調查,其實這事要查起來也并不難,他這人愛好不多,下值之余最愛去廟前街和慶毓街的書畫鋪子,也算是喜歡丹青中的姣姣者了。
所以,在俞御史的留意下,很快就看到提著書畫筒進入四寶齋的林三柱。
待人前腳離開,俞成志后腳就進了四寶齋。
朱掌柜是認識俞御史的,對于人家的問話他自然不敢隱瞞,何況他家鋪子本就做著收畫、賣畫的營生,只不過為了自己的獨門生意,朱掌柜只說了林三柱是來賣畫的事,并未把畫作拿出來給俞御史看。
而俞御史哪里還顧得上這些,他這人最是剛正,在確認戶部尚書果真私下賣畫后,當即氣得不行,頭也不回地回家寫奏折去了。
原本俞御史還覺得林尚書睿智聰慧,是年輕官員中不可多得的才俊,豈知這人暗地里竟做著有違官紀的事。
真真是氣煞老夫也
俞成志雖五十有六,可嗓音洪亮依舊,“啟稟圣上,朝廷有明文,身為朝中官員,不可兼顧商營,而戶部尚書卻私下做著賣書畫的買賣,簡直置官道法則于不顧,望圣上明查”
俞御史的話剛落音,眾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就朝林遠秋看
了過來。真沒想到,林尚書竟私下做著書畫買賣。
話說官宦人家經營著幾門營生也是正常,只不過明面上都是家中女眷的“嫁妝”,而林尚書居然敢直接畫了畫去賣,可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膽大包天啊。
不過想到林尚書的農家出身,眾人又覺得對方這樣做可以理解,畢竟單靠俸祿哪里養活的了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