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生于皇帝登基初年,如今寶裕三十年,亦是太子而立之年。
太子已有兩個嫡出兒子,一個嫡出女兒,再加庶出子女共五人,今日隨同太子同來見皇帝的,便是兩個嫡出兒子。
祖孫三代走在路上,各個目視前方,氣度不凡。
馮皇后扶著婢女的手,行步間氣定神閑,對太子道“你雖為太子,至今卻難在國事上插手。你父皇如今年紀大了,正是最關鍵的幾年,事兒交給母后做,你務必兄友弟恭,謹言慎行。”
太子續一對八字須,眉眼處與謝堯臣有幾分相似,但鋒芒較弱,身形也不如謝堯臣高拔,望之比他和善許多,莫名便讓人覺得好親近。不似謝堯臣,鋒芒畢露,隨時都有被他刀一下的錯覺。
太子自然明白母后話中之意,頷首道“母后放心,兒子心中有數。”
“嗯。”馮皇后應聲,兒子未來前程遠大,障礙她來清理就好,無需臟了他的手。左右她占著嫡母的位置,管教諸子本就是責任所在。
一行人來到勤政殿外,正見端順王府李尚安、琰郡王府張立,及其余諸宮皇子貼身太監或大宮女,皆已持禮候在殿外。
一見皇后和太子到來,盡皆跪地行禮
“臣拜見皇后娘娘,拜見太子殿下。”
“奴婢拜見皇后娘娘,拜見太子殿下。”
端順王府的李尚安瞧瞧二人,心下不免嘲諷,叫其他人送禮便好,自己倒是兒子孫子都帶來了,生怕陛下瞧不著你們的孝心。
馮皇后抬手示意免禮,掃一眼眾人,問道“都到了,好”說著,馮皇后目光從張立手上瞟過,見其手捧一個厚不過寸許的黑漆木匣子,唇邊劃過一抹笑意。
以她這些年收送禮的經驗來看,盒子越精致小巧,禮越貴重。
這時,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福祿走了出來,他頭發花白,皮膚松垮,已然上了年紀。
福祿同皇后、太子見過禮后,對眾人道“陛下剛下朝,臣方才伺候完陛下更衣,諸位久等,里邊請。”
福祿引著馮皇后等人入內。
勤政殿側殿,皇帝坐于正前方上首龍椅上,他年逾花甲,兩鬢斑白,發上赤金盤龍冠觸目威嚴,一襲暗龍紋玄色常服,腿上蓋著條狐毛毯子,正在翻看手里的奏折。
聽到一串腳步聲進來,皇帝只抬抬眼,復又低頭。
馮皇后帶著眾人行禮后,在皇帝的示意下,分別和太子、兩位皇孫在兩側坐下,其余人則立于殿中。
皇帝這才將手里的折子遞給一旁的福祿,看向邊上的小孫子,笑呵呵的問道“想阿翁了沒有”
“想了想了”兩位小皇孫高興的蹦跶起來,競相跳高,跳一下喊一下,仿佛誰跳得高,誰的聲音更大,就更能得到阿翁重視。
皇帝笑笑,朝兩個孩子伸手,示意過來。兩個孩子競相上前,窩進了皇帝的左右懷里。
皇帝哄道“今日怎么想著來瞧阿翁了啊”
年紀較長的皇長孫回道“爹爹說阿翁最近勞累,孫兒怕阿翁累壞了,所以來瞧瞧阿翁,孫兒給阿翁吹吹頭,阿翁就不累了。”就說,嘟起小嘴給皇帝吹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