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坐在下首,看不到皇帝腿上冊子的內容,一時心間隱有不安,只格外留意著皇帝的神色。
只見皇帝每一頁都看得格外認真,每看一會兒,神色便會變得有些渺遠,似是在回憶什么,隨后唇邊便會出現一個會心的笑意。
皇帝一頁頁的往下看,看到一半時,眼眶中竟然泛點淚花,唇邊笑意也愈發窩心。
這一刻,那些久遠的回憶,都被眼前的畫冊的重新拉回心間,尤其是看到秋日圍獵,自己帶人去找兒子的那天,他的身影在兒子面前是那般的高大,濃郁的愧疚泛上皇帝心間。
想想這些年自己對老三的忽視,他忽就覺自己有些配不上兒子這一腔孺慕之情。
回憶似在耳畔敲響的鐘,老皇帝恍然意識到,這些年,他忽略老三母子,實在是太多,太多
可兒子卻從未怪罪過他,甚至清晰的記著他對兒子好時的每一幕。夏日在榮儀宮門外苦等自己的畫面,各類宴會上,人群中,兒子仰望自己的畫面,第一次,此時此刻都這般清晰的出現在皇帝的眼中。
原來他忽略最多的老三,最瞧不上的老三,竟是這般在意他這個父親。
整本冊子看完,皇帝笑開,笑意深淵,伴隨著眼里淚意。
這一刻,馮皇后的心徹底涼了,她常伴皇帝身側,皇帝這樣發自真心的笑容,她已然多年未曾見過。
一時馮皇后心間升起濃郁的好奇,老三到底給皇帝的是什么東西怎么會讓皇帝的笑容比方才含飴弄孫時更加真心竟是連兩個愛的孫兒都及不上嗎
就在馮皇后忐忑難安之際,皇帝忽地看先一旁的福祿,感慨道“老三成親后,懂事了不少啊”
福祿行禮附和道“三大王長大了,自是會比年少時更曉人事。”
皇帝含著笑意,連連點頭,心頭感慨萬千。他將冊子合起,遞給福祿,吩咐道“送去朕的書房,擱在正中的架子上,好生收藏”
“是。”福祿應下,小心翼翼接過冊子,重新放回匣子里,轉身繞過屏風,從小門進了后頭書房。
皇后想陪笑,可嘴角卻直抽搐,怎么也笑不出來。老三到底給陛下送了什么方才陛下翻頁的時候,隱約瞧見上面有畫,可根本未曾看請。那上面到底畫了些什么,竟會讓陛下如此贊嘆,稱謝堯臣那小潑皮懂事了
皇帝看向張立,問道“老三近日可好為何今日不來瞧瞧朕”
張立行禮答道“回陛下的話,王爺這幾日不在京中,年前必會回來,屆時定會好生陪伴陛下。”
皇帝問道“他離京了那方才的冊子是”
張立答道“回陛下的話,王爺成親后,常與王妃說起往事,王妃惦念在心,此次聽聞皇后娘娘想寬陛下心,便裝訂了這本冊子。”
“原是如此”皇帝腦海中莫名就出現,夫妻倆恩愛依偎,共訴心事的畫面,感慨著贊道“朕國事繁忙,對老三的婚事未曾上心,如今看來,老三好福氣,娶了個賢良的好夫人。甚好,甚好朕心甚慰。”
張立再復行禮,皇帝接著對張立吩咐道“年三十讓老三和老三媳婦早點進宮來,陪朕同去金明池。”
這兒子是廢物了些,但一腔孺慕之情難能可貴,他如今上了年紀,更喜歡這般單純的親情,只可惜身為皇帝,身邊素來罕見。如今老三有心,他又怎能不給兒子機會正好好好補償下兒子。
那冊子如此用心,但全部內容卻不到二十頁,焉知不是他這個做父親的不合格。
張立行禮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