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氣得臉色泛起異樣的潮紅,重新癱坐回椅子上。
福祿給皇帝擦完手,覷了眼皇帝的神色,忙去收撿地上碎掉的茶盞。
福祿滿心里暗罵,這九大王當真是年紀小,這才封王出宮一年,就敢這么狂方才廷尉來,給陛下稟告的話,他聽得明明白白。
康王如今猖狂的不得了,居然敢大放厥詞,說什么“大哥太子被廢,又被降為郡王,難再堪用。二哥已被廢為庶人,更是不中用。哥更不須說,天生一個廢物,父皇就從未瞧得上他。如今這朝堂之上,父皇能用的兒子就只有本王一個,肯定要重用于本王出宮這一年來,便是大哥手里的許多差事,都已移交到本王手上,本王如今這勢頭,定于一尊,指日可待”
福祿連連搖頭,雖然事實如此,但這些話怎能宣之于口還叫詔獄的人聽去,稟告到陛下跟前。這康王,才被重用一年,就已不知自己姓甚名誰,猖狂至此,當真是自掘墳墓
皇帝氣得連連點頭“好啊,好,好一個定于一尊,指日可待,可當真是朕生的好兒子”
皇帝閉目深吸一口氣,滿眼皆是失望,嘆道“皇位,不僅僅只是代表著權力和尊貴,更是要記得自己肩上的重擔,叫百姓富足,天下歸心,一生要面對多少洪荒激流要得,就得是泰山崩于前而不改于色的氣度”
說著,皇帝伸手,拿起桌上一摞折子最上頭的一本,隨后一本一本的往桌面上扔“瞧瞧,這便是近月來,這逆子給朕辦的差事沒有一件做得干凈漂亮,樁樁件件,都得朕給他擦屁股”
越說,皇帝越氣,扔折子的動作,全然變成了泄憤的摔砸,斥道“他還有臉狂他有什么臉狂”
最后半句話,皇帝近乎是吼出來的,伴隨著最后一本折子被他摔在桌上,皇帝怒極,厲聲吩咐道“去,傳旨給朕摘了這逆子的爵位叫他滾回王府反省去”
廷尉行禮退下,福祿忙沖自己徒弟使個眼色,叫他去翰林辦擬旨的事。
人都走后,皇帝癱坐在椅子上,胸膛依舊起伏不定,福祿重新倒了杯茶給皇帝,端至桌邊,小心翼翼道“陛下,您別氣壞自己身子,九殿下年紀還小,難免行差踏錯。”
皇帝一聲嗤笑,罵道“老大剛封太子時年紀也小,老二出宮時年紀也小,老出宮時同樣還是小,怎么就沒一個狂成他這樣的尤其老那般不著調,也從來沒有自矜身份,做出任何盛氣凌人之舉。怎么就他謝堯譽特殊說到底,就是沒本事還愛炫耀,品行差”
福祿聽罷,只好繼續勸道“這每個人長大的路上,犯的錯是不一樣的,所幸九大王年紀還小,才十五歲,能掰得回來,說不準他吃了這回教訓,日后就會明白過來,歸束己心,陛下莫要氣壞了自己身子。”
皇帝聽著福祿這些話,心間怒氣確實散了不少,對他道“朕雖然生氣,但朕腦子還是清醒著呢。摘他爵位只是暫時的,他這般猖狂,就得叫他狠狠摔一跤,才能知道花無百日紅的道理。希望這次教訓,能叫他養成立于高位而不驕,囿于凌夷而不卑的氣量。”
福祿聽罷行禮,贊道“陛下遠慮。”
康王謝堯譽,被皇帝摘去爵位,罰入王府反省的消息,當日便傳遍京城,自然也落進了恭郡王的耳朵里。
他正在王府里喂魚,春暖花開,天氣極好,池中錦鯉爭相上浮,來吃水面上的魚食。
恭郡王逗著魚,對身邊人笑道“管子有言事者,生于慮,成于務,失于驕。我這弟弟,真是沉不住氣。你瞧瞧,就連老天都要幫本王。”
說罷,恭郡王向身邊人吩咐道“康王府不是有個美妾,跟咱們府的人沾親帶故嗎且叫她去嚇唬嚇唬本王這弟弟,就叫他以為,父皇如此盛怒,他這輩子,完了。”
身側人行禮,即刻去辦。
恭郡王繼續面含笑意喂魚,只要送走謝堯譽,就只剩下謝堯臣那個廢物,廢物能有什么威脅當初連母后都懶得再搭理他。
到頭來,這太子廢來廢去,還得是他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