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宮道上,賢妃在衣袖中緊緊攥著兒子留下的書信,眼眶逐漸泛紅。
她的兒子被流放會寧府,一路上是靠老三暗中護著,一家人才平安無恙。到了會寧府后,也多虧了老三送銀票,兒子走后,她的孫輩們如今才能有衣食不缺的平靜生活。
兒子離世,她這輩子已是沒有指望了,但兒子留下的信,她必須得親手送到皇帝手上,絕不能叫老三出事,這是兒子臨終前最后的囑托。只有最后登基的人是老三,她往后的日子,還有遠在會寧府兒媳、孫兒、孫女們的日子,才會好過,才能平安無憂。
可偏偏這老三不著調,陛下選他嗣位的可能極低,今夜又被恭郡王誣陷,無論如何,她得先保住老三的命只有人活著,才會有希望。
賢妃到了榮儀宮外,正見殿門緊閉,勤政殿眼熟的太監,也守在宮門外。
一見賢妃上前,眾太監出手,將賢妃攔下,肅然冷聲道“娘娘,陛下現在不見任何人。”
而此時此刻,皇帝正坐在榮儀宮院中貴妃榻上納涼,手里拿著魯班鎖,陪懷里的謝澤玩兒。
儀貴妃就陪著坐在皇帝身邊,而宋尋月則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她看著毫無病態的皇帝,壓著心中的好奇,強自撐著面上的笑意,強裝淡定的陪皇帝和儀貴妃逗孫子。唯有一點心間無比安慰,皇帝既然沒事,那么謝堯臣在勤政殿,必然也會沒事。
賢妃見自己進不去,也不耽擱,提裙便直接跪在了榮儀宮宮門外,她望向那漆紅的宮門,朗聲陳情道“陛下臣妾賢妃,今夜愿以性命擔保,琰王絕不會做出謀害陛下的事他絕不會大逆不道陛下,琰王無心皇位,借陛下病重謀逆實為奸人栽贓陷害,琰王重情重義,絕不會傷及自己父親啊陛下”
晴朗的夜空下,賢妃厲聲陳情的聲音,清晰傳入榮儀宮。
宋尋月和儀貴妃都朝宮門的方向看去,二人眼里皆流出一絲動容和感激。
婆媳二人誰也沒想到,如此危機關頭之下,賢妃竟會頂著這么大壓力,前來以性命為謝堯臣擔保。
皇帝只接著陪謝澤玩兒,直到謝澤也好奇的看向宮門,皇帝這才放下手里的魯班鎖,抬頭看向宮門,對一旁的福祿道“去開門,叫她進來。”
賢妃正欲再說謝堯棠留下書信的事,想想法子叫皇帝愿意看信,怎知一口氣剛提起來,宮門卻開了。
宮門開得這么容易,著實在賢妃意料之外,賢妃聲音戛然而止,愣了下。
前來開門的正是福祿和福祿徒弟,福祿看了看面露茫然之色的賢妃,含笑,指了指里頭道“賢妃娘娘進去說話吧。”
賢妃這才回過神來,立時提裙起來,點頭“多謝公公。”
賢妃不敢耽擱,疾步進了榮儀宮,拐進東面院子。誰知剛進去,正見皇帝好端端的坐在院中貴妃榻上,正抱著謝澤,陪他玩兒魯班鎖,而儀貴妃和琰王妃在一旁陪著,賢妃見此,又愣了下。
賢妃不知發生了何事,總覺眼前畫面違和。說皇帝病重,皇帝在逗孫子,說琰王謀逆,皇帝卻悠閑的同琰王一家在一起。
賢妃疑惑著走過去,跪地行禮,宋尋月則起身,向賢妃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