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軍訓磨練人的意志,但是比起科研工作,這點點磨難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不信問一問那些科研中舍生忘死的科學家隨便拉出一位,付出的艱辛跟磨難都要比軍訓難以承受的多。
所以不是人人都能從事這一條道路的,意志不堅定的人繞行。
自從送走了那三個人之后,在場的人個個都像是打了強心針一樣,訓練態度十分積極,再沒有人喊累喊疼。
這里早晚溫差大,晚上零下十多度,白天二三十度,這還是現在這個季節,要是真正的夏天,地表溫度能到四五十度,所以裴彥才說發射器精密制導裝置需要良好的隔熱層。
溫度對人的影響大,對發射器也是一樣的,裴彥第一天來的時候就發現了。
肖遠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只是他晚了一步。
“所以那些人是受不了溫差所以才被迫退出的”肖遠很懊悔,這么晚才想到。
裴彥道“有很大原因是這個,大家都知道這次任務的重要性,他們退出肯定是因為意志不堅定,但是讓他們意志不堅定的原因就是溫度差太大了。”
肖遠聽完之后再沒說話。
軍訓完畢之后就是真正的導彈是發射階段,雖然是試發射,但是這凝聚了一代航空人的夢想與心血,一旦試驗不成功,那前面所做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畢竟誰也不敢冒這樣的風險,明知有問題還要一意孤行。
這時刻無比緊張,幾十個學員分成三個小隊在劉成安教授的帶領下現場參觀。
這機會實在難得,裴彥感覺手中的圖紙燙熱的幾乎握不住。
他們在實驗室里各種模擬數據,各種理論推演都在這一刻將要化成實質。
到底看看實驗數據跟實戰之間的差距有多少。
其實來之前一個月的時間學員們都已經做了大量的數據,那些數據就代表他們的成績,差距越小越好。
這荒漠之中保密工作做得十分嚴密,也不怕泄密。
大家觀摩過后回到自己的宿舍等待通知。
至于怎么個過程不需要眾人參與,大家只需要等待結果就好。
試驗發射基地離著大家露營地還有很遠的距離,中午的時候大家用完午餐,三輛卡車整齊地停在宿舍門前。
王政委面帶微笑道;“恭喜各位圓滿完成任務,干糧和水壺都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
這就要送他們離開
還沒出結果呢。
這是國家機密,需要你知道的你可以知道,不需要你知道的,不能問,這是這里的規矩。
裴彥“那我們回去吧。”
實驗有沒有成功不知道,也不是他們能操心的。
眾人也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馬上踏上了返程的大卡車。
來的時候不覺得什么,回去的時候歸心似箭。
之前覺得實驗室枯燥,食堂里的飯難吃,但是在外面才知道那里是天堂。
“你們說實驗有沒有成功”一位姓趙的同學疑惑的問道。
“不該問的別問。”
裴彥他們回到實驗室第十天,劉成安教授就興沖沖地把裴彥叫到他的辦公室。
他只是滿臉笑容卻不說話,等著裴彥猜。
明明劉陳安教授那么大年紀了但是那笑容別提多好看了,簡直笑成了一朵花。
在裴彥眼里那真是一朵花,那眼睛里的喜悅幾乎要溢出來。
裴彥“有喜事兒”
劉成安教授“你猜猜看看你能猜出來嗎”
裴彥;這還用猜嗎都這么明顯了這是多開心才能笑成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