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這一次采訪之后,他們被請進了一檔美食欄目中。
這個美食欄目剛剛有個大體的雛形,這種形式的節目以前還沒有人試過,這屬于空前絕后,要知道以前電視里也就一個新聞聯播,然后就是天氣預報,至于什么欄目之類的完全就是空白。
周航在外面游歷過那么多地方,他也出國采風過,所以對這檔欄目很有信心。
為了節目效果好,周航還把國內有名的美食家,品菜師家,還有名嘴,請過來現場挑刺兒。
民以食為天,美食都是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美食家也是,尤其是華國這樣地大物博的國家,雖然經歷了一些艱難歲月但是反而激發出了更多的美食家。
美食家這玩意兒,是越窮越多,越窮越饞。
裴彥和劉順上了節目,被要求每人做十碗豆花,然后每人做兩道拿手菜。
因為是頭一次出現類似的電視節目,收視率自然是不一般的,凡是有電視的地方,不用問,一定是觀眾爆棚的狀態。
裴彥上電視的畫面,也出現在了貓耳村。
村子里老老少少幾乎全都盯著電視屏幕看呢,屏幕是黑白電視,不影響大家的熱情。
裴二年家就買了彩電,他們看到電視里裴彥被采訪的畫面,裴二年都愣住了。
咋還出現幻覺了裴彥咋能出現在電視上簡直
這時候紅霞也從外面進來“啥事兒呀,我在外面就聽見你喊。”
裴二年指著電視幾乎說不出話來“你看看,你看看”
紅霞幾步到了近前,她看見電視畫面的一瞬間,眼睛頓時直了
這咋回事兒,咋還上電視了
“真是裴彥”
可不是咋地雖然電視畫面不那么真切,但是他家是彩電,比別家看得更清楚,不是裴彥家又是誰
上電視新聞了
紅霞整個人都跟著酸起來。
要是裴彥只做買賣,那他最多也就是個買賣人,但是上新聞就不一樣了,那層次就不一樣了。
裴彥按照節目組的規定做了十碗豆腐花,當然了豆花可以現場制作,然而配料和醬肉都是裴彥自己帶過去的,做完之后又選做了,麻婆豆腐和東坡肉。
劉順居然也是這兩道菜品。
兩個人完全做了同樣的菜品,這還是美食家們沒有想到的。
劉順知道裴彥會做豆花,但是沒有想到他也能做菜,而且居然選的菜品跟自己的一樣。
他真能做出來
劉順不敢相信,他覺得這孩子太無知。
幾個小時之后兩個人收汁兒,關火,完成任務。
比試剛開始,人們就對裴彥的麻婆豆腐吸引了,麻,辣,鮮,香,融合豆腐的口味,吃到嘴里那種滿足感簡直讓人無法言語。
人們對裴彥的麻婆豆腐有很高的贊賞,所以一大部分人給裴彥投了票。
一共十個評委參加評選,六個給裴彥,四個給劉順。
第一局,裴彥贏了。
周航也是美食家之一,他吃著裴彥的麻婆豆腐,燙地嘴巴拉絲兒,依然不肯放棄。
太好吃了太好吃了,他覺得自己不是美食家,就是一個大吃貨。
“我還能吃一碗。”
周航舌頭的靈敏度極高的,但是裴彥的菜確實好,收不住嘴。
吃完了麻婆豆腐,人們對豆花更期待。
裴彥和劉順兩家的豆花口感不相上下,劉順更是打出了正宗裴氏豆花的牌子,而裴彥本身就姓裴,他就是裴家子孫,前一段時間劉順話里話外都在說裴氏后代不中用。
在場的美食家們也都想嘗嘗,他們做的豆花,到底誰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