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當老師的繼父是挺好的,裴彥深深體會到了這種感覺。
韓山易對她們母子真的很好。
加上韓山易是老師,一個月的工資就有七八十塊錢,養活一家三口不是問題,根本不用阿香下地干活,阿香一時半會兒還有點適應不了。
阿香從小就能干活,能吃苦,家里什么活都干,還得到地里干活,嫁到裴家更是如此,不但家里的活全丟她身上,她自己還種了五六畝地,回家還得養活裴彥,一個女人活成了千軍萬馬,但是嫁給韓山易之后啥活兒都不用她。
阿香“咱家沒有地嗎”
韓山易
阿香想了想,沒地咋干活
韓山易怕她悶得慌,把兩件衣服遞給她,讓她縫補。
就縫補兩件衣裳能用多長時間
一會兒不就干完了
這活到了阿香手里,飛針走線,不一會兒兩件衣裳縫補得板板整整的,那針腳細密得讓人根本就看不出來縫補過。
韓山易看了之后都有些吃驚。
“阿香,咱家沒有那么多活兒干,你就在家里收拾收拾,做點熱湯熱飯就行,另外就是看著裴彥學習。”
韓山易對媳婦真沒有那么多要求,他對阿香也不是見色起意,他是個知青,來到這里十多年了,白天給孩子們上課還好,到了晚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一個人孤寂了那么多年就想找個人說話。
他了解了一下阿香的人品,知道她是個好女人,也知道她處境艱難,在娘家寄居不是長久之計,而且他對裴彥也很順眼,就想著他能不能跟阿香一起過日子。
還好這事兒成了。
既然要過日子,韓老師就覺得自己應該疼愛阿香一點,畢竟他長這么大也沒有人疼過他。
阿香還覺得很不好意思,怎么能啥活都不干
事實上真就是不用干活。
韓山易很勤快,回家來還幫忙洗衣裳,他自己的東西都是自己整理的,也不想讓阿香累著。
家里三間磚房很寬敞,韓山易和阿香一間房,裴彥自己一間房,中間是客廳,還間隔出了一間小書房,韓山易在那里面批改作業。
阿香母子的到來,讓這小院兒一下有了煙火氣。
韓山易和阿香一開始,誰也不好意思,韓山易也沒有勉強阿香,可是相處的時間一常,兩個人也有了感情,順理成章地在一起了。
裴彥該看的看,不該看的不看。
他就乖乖地做一個小孩兒就好了。
韓山易平時上課的時候,就把裴彥帶到學校,在學生后排給他安排一個座位,讓他在那里上課。
這年月沒有幼兒園,七八歲的孩子一點教育基礎都沒有,直接上一年級都會跟不上趟。
所以他就讓裴彥早早地跟著學習。
就當看孩子了。
裴彥一開始不愿意,小學的課程他還用這么努力嗎
但是他不好意思拒絕繼父的好意。
讓他學,他就學吧。
裴彥倒是成了一個乖乖學習的孩子。
韓山易和裴彥忙著上課,阿香自己在家里,把家里擦得鄭亮,然后就找出布料要么做衣裳,要么納鞋底。
總之韓山易貼身的東西都是阿香動手。
韓山易知道阿香喜歡縫紉機,還給她買了一臺。
這臺縫紉機成了全村女人的夢想。
女人們家里買不起縫紉機就到阿香這里來借用。
剎那間阿香成了棗花村女人們最羨慕的人
現在的阿香面色紅潤,臉蛋兒也有肉了,跟以前骨瘦如柴的樣子完全判若兩人。
以前的阿香只是骨相漂亮,現在不光漂亮,渾身散發著迷人的光澤,把村里那些大姑娘們還要好看。
哪個不羨慕阿香嫁得好。
哪個不羨慕韓山易有福氣。
過年過節,韓山易都給阿香準備好禮物,讓她帶回娘家。
趙全友見到女兒過得這么滋潤,也就放心了。
找這樣的女婿不比找裴家那樣的強啊
以前阿香嫁給裴聲,那是整天有干不完的活,挨不完的罵,現在阿香不用干活,生活過得照樣好,韓山易照樣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