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彥和姜瑞英忙活了一上午,收入頗豐,回家數了數一共買了四百多塊錢。
除去成本,一天也能掙兩百多了。
姜瑞英的心一下子就有底了。
原本她還覺得害怕,裴彥那邊辭了工作,他們的小吃攤子萬一黃了咋辦,這樣一看,反倒是好事了。
原本一天只能出一次攤,裴彥晚上依舊可以出攤。
晚上的津市燈紅酒綠,跟村里完全不一樣,不少人出來逛街,路上的行人和車輛一點都不少。
反正是開門做生意,能賣多少算多少,要是賣不了那么多,可以少做一點。
兩口子商量了一下,還是出攤了。
裴彥支上攤子,開始燒水。
不一會兒生意就來了。
裴彥白天在這里賣過餃子,不少人都認識他了,他晚上再出來,人們自然而然地就到他這攤上來解饞。
“裴師傅你這個餃子味道可不一般呀”
真有懂行的人感慨地對裴彥說道。
這餃子的味道特別鮮,不論是哪一種口味的餃子都是突出了一個鮮字,不論是蝦仁的還是肉丸的都鮮香滑嫩,有的甚至咬開之后,湯汁混合著油汁溢滿整個味蕾。
裴彥“就是普通的餃子而已,沒有那么多的講究。”
他話不多,但是做出來的東西真是讓人好吃的停不下嘴。
本來有人只想買幾個嘗一嘗味道,不知不覺地吃了一碗還停不下。
“再來一碗。”
“師父你弄幾扎啤酒不是更好嗎”
“對,以后弄一些甜酒和下酒菜也不錯。”
裴彥“我們這小攤子剛開起來,還沒想到那么長遠。”
“師傅,有您這手藝在,您還愁啥”
在場吃飯的人也都隨聲附和。
裴彥只是笑了一下,并沒有說什么。
眼下他們手頭緊,只能在路邊支攤子,但是一有機會還是弄一個正經鋪面的。
夫妻兩個一晚上買了三百多塊錢,雖然比白天少了一點,但是這些錢都是多勞多得,他們晚上要是不出去,不也就賺不了那么多錢
白天的加晚上算起來,差不多有八百塊了,一天的純利潤也有五百多。
姜瑞英激動得晚上睡不著覺。
她就一個農村婦女,見識有限,這一輩子沒掙過那么多錢,就是可憐了兩個閨女沒人管。
老大送幼兒園,老二在家沒人帶,好在老二比較乖,再在家里不哭不鬧,可是看著就是有點可憐。
為了掙錢也只能暫時委屈她們了。
裴彥道“等過幾年咱們有條件了,把她們都送學校去就好了。”
想想以前,再看看現在,差著十萬八千里了,以前在村里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而且那錢根本就到不了自己手里都被婆婆和兩個小叔子劫走了,姜瑞英領著兩個孩子連哭的力氣都沒有,就這樣婆婆還嫌棄她多事兒,想讓裴彥跟她離婚。
現在這幾座大山都沒有了不說,她還能靠自己的力氣掙錢
她發現跟裴家那些人斷了糾纏之后,丈夫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夫妻兩個各有各的想法,反正都覺得現在的日子才是他們想要的。
第二天裴彥早早地起來,先把面和好,然后準備餡料。
裴彥不想再增加餃子的種類,目前的種類就已經可以了,足夠滿足食客們的口味,增加多了反而不好。
不能增加口味,就增加數量。
比昨天的量增加三分之一。
兩口子從早上四五點,一直忙到早上六點,開始擺攤,擺攤的時候一個人燒水,另一個人依舊可以包餃子,一邊做,一邊賣。
吃慣了裴彥餃子的顧客,一見裴彥出攤趕緊就圍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