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百姓對苦難的忍耐程度超乎想象,現在再說起此事,劉大娘竟也哭不出來了。
“如今托你們的福,每日能剩幾個錢兒,都好啦”她忽然笑起來,被曬得黑紅且滿是褶皺的老臉上流露出滿足和幸福,“兒子兒媳有了笑模樣,每天蒸炊餅也有干勁兒了。”
江茴也跟著笑,緩緩吐了口氣,“會更好的。”
第一個跑來的還是干飯先鋒老張。
這廝熟練地拿了碗,探頭往桶子里一看,“呵,今天有新菜色”
師雁行笑道“是呢,換了兩個,一個肉沫土豆茄子,一個菠菜炒蛋,都是新鮮的。”
茄子好吃但費油,所以一開始她沒做。
這幾日賺了些個,手頭寬裕了,才第一回上。
豬肉剁成細細的臊子,先在鍋底狠狠煸炒出油,之后再放入茄子土豆大火爆炒。
土豆片先反復焯水,這么一來不容易粘鍋,吸油也少。
這幾日土豆泡出來的淀粉師雁行也沒浪費,都一點點收集出來,攤在日頭低下曬干了,已經攢了一小盆。
江茴不明白留著這個做什么,問時,師雁行就神神秘秘地笑,說過陣子給她個大驚喜。
“那就要這兩個新的”
紫的茄子,黃的土豆,醬紅色的肉沫,還有那翠綠的菠菜,金黃的炒蛋,那么多顏色都浸滿了油亮,在日頭影兒下泛著油潤的光。
老張沒讀過書,不知該怎么形容,反正就是覺得好看
茄子條兒細膩,土豆軟嫩,合著夾在里面的肉沫,格外過癮。
老張吃得次數多了,無師自通許多新方法,比如說將熱炊餅掰開,往里面狠狠塞一大筷子菜
湯汁浸潤了炊餅,更添風味,還一點不浪費呢。
他腸胃不好,家里人也看得開,幾乎日日來吃。
其他好多同伴只是隔三差五來解饞,私下里時常打趣,說老張是不過日子了。
老張振振有詞道“你們懂什么,我這才叫過日子吃得舒坦了,干活又快又多,精神頭也好。不然都跟你們似的三天兩頭犯病,又誤工又吃藥,花的比我還多呢”
眾人一聽,確實有些道理。
可理兒是這么個理兒,還是不舍得花。
“黃叔來啦”覺察到旁邊的視線,師雁行轉過去一瞧,嘿,大客戶
“黃大爺,”那邊江茴罕見地主動過來問好,“我們想買頭牲口,您看”
挑牲口是門學問,總有那么些個奸商把些老弱病殘的牲口偽裝成好的,你買的時候不覺得有什么,可家去養不了多久就死了。
老張吃完了,一抹嘴,“這事兒你們找老黃還真找對了,他相看牲口,那是一絕啊”
黃兵照例要了兩碗菜,“買牲口才是正辦,你們娘們幾個也不能老這么著。是買來做這買賣,還是別的什么”
江茴道“就是這個。”
黃兵往嘴里扒了一筷子菜,“那買騾子吧”
像他們這種小地方,能見到的馬只有駑馬,就這么著,一匹至少也得十兩往上。
犯不著。
而牛主要為耕地,好的牛犢一頭也得五六兩,成年健牛至少得再加一半。
吃的又多,不合賬。
驢子小,不耐操練。
倒是騾子性格溫順,力氣大耐力也好,胃口比牛小,價格還便宜。
師雁行和江茴對視一眼,都覺得靠譜。
“那得多少錢呢”
黃兵略一沉吟,“照如今這行情,少說也得四兩。明天就是大集,你們有空早點來,先在市面上問問。不過他們看你們是女的,又年輕,不懂行,少不得蒙騙。先轉一圈兒,心里有個譜,晌午我再帶你們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