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長得跟剩菜一模一樣
師雁行噗嗤笑出聲。
生兒生女都是債
江茴無奈,只好把閨女剩的吃了。
無論實情如何,總不好來人家做活還嫌東嫌西,傳出去不像話。
一時飯畢,伺候的女人捧了宴席單子來,“這是小胡管事方才送來的。”
來之前就問過了,知道師雁行識字,倒不必再有人在旁邊解說。
師雁行打開一看,見當頭一道主菜赫然就是紅燒鮑魚,下面又羅列著紅燒肘子,紅燒魚,肥雞嫩鴨之流,另有海參、魚翅,可憐巴巴兩個時蔬。
海參和魚翅上打了勾,下面還有幾個備選菜,大約是不確定都擺上的話,是不是算“太過鋪張”。
師雁行看了,半晌無語。
咋說呢
就活像一盤散沙啊
知道的是一桌待客宴席,不知道的還以為哪家酒樓的菜單子呢
菜和菜看似在一張單子上,實則相互之間完全沒有任何關聯
亂,就是很亂。
能看出主人很努力,試圖把最好的捧出來待客的真摯的心,但反而有種用力過猛的笨拙。
師雁行想了下,斟酌著問那女人,“府上的供奉可是擅長紅燒么”
那女人就笑了,“小娘子果然是行內人,正是呢。”
師雁行心道,倒也不是我太內行,而是這挑大梁的肉菜幾乎全是紅燒啊
國人愛吃,幾千年下來自然而然衍生出一套“吃”文化,沒見當年周天子正經八百頒布等級制度,當頭就是一條天子九鼎
鼎就是吃飯的家伙事兒,天子才能九個,下頭的誰也不能比天子多。
如此鄭重對待,可見國人對吃的態度。
尤其是宴請待客,看似簡單,實則水深著呢
正如座次要分主次,菜品也有主次強弱之別,先上什么,后上什么,什么菜在中間穿插、起承轉合都是學問。
若沒個懂行的人操持,非但不能達到目的,得罪了人還不知道。
來之前師雁行就明里暗里找黃兵打聽過,知道此人名聲不錯,骨子里有北方人的豪爽大氣,也夠仗義,難得發家后也不仗勢欺害鄉鄰。
但說得好聽點,是淳樸;
說得不好聽,他終究只是個小縣城的企業家,暴發戶,品味上確實差了那么點兒。
準備的這本菜單,若招待一般客人,足夠了
參翅鮑,還有各色雞鴨魚肉,誰看了不說一句頂
誠意夠嗎
那可太夠了。
夠得都快順著桌子往下淌了。
但這跟“精致奇巧”絕對不搭邊
師雁行斟酌片刻,去找了小胡管事。
“若是方便,我想見見你家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