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屠戶最近有點愁。
因為連著幾天,原本的郭張村大主顧都不在家
人就是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若說沒有這一戶,他一直像以前那樣每天賣個幾斤十幾斤肉,倒也過得去。
可那師家起來之后,他每天至少能多賣五七斤
賺得多了,底氣就足,感覺腰膀也粗壯了。
之前他還跟婆娘商議,要這么下去,保不齊明年就能翻新青磚大瓦房了哩
“唉”
想到這里,張屠戶忍不住倒背著手走到外面,伸長了脖子看。
說好了去五天,這都六天了,咋還不回來
路上空蕩蕩,連條狗都沒有,張屠戶失望地嘆了口氣,耷拉著腦袋要往回走。
結果才走幾步,就聽見“噠噠噠”,類似蹄子磕碰地面的聲音。
再過一會兒,好像還混雜著車輪滾滾碾壓地面的動靜。
哎
這個時候,誰張屠戶猛地扭過身,果然見到熟悉的青布油氈棚的騾車噠噠噠跑過來
回,回來了
親娘咧
“張叔”騾車到了近前,趕車的師雁行跳下來活動手腳。
張屠戶有點激動,“回來了啊要肉”
師雁行點點頭,“先要兩根筒子骨,再要點五花。有豬血沒有有的話也要一方。”
都下半晌了,來不及做什么細致的,路上她就想好了要吃火鍋。
先來取了筒子骨,回去燉在大鍋里慢慢熬湯,她們先美美地睡一覺,醒了正好涮鍋子吃
大冷天的,就是吃點熱乎乎的湯湯水水才好
張屠戶連連點頭,忙不迭往屋里走,“嗨,要什么我給你們送過去就是了,還巴巴兒跑一趟,怪冷的他娘,他娘挑兩根筒子骨,要肥些的,再把我留出來的那塊好五花包起來豬血也來一方”
張屠戶他老婆是個麻利人,不多時,果然送出來一大串東西,額外還有捆老菠菜。
“這是我們自家在屋里種的,別看不起眼,味兒好著呢,熬豬血養人”
市面上常有洞子貨賣,但價格高昂,尋常百姓根本支付不起,但也冬日里也饞那口鮮嫩青菜,怎么辦呢
就有人如張屠戶家這般,自己在暖和屋里壘個土方,試著種點家常青菜。
特別麻煩,大多長得不好,甚至養不活。
但也不為了掙錢,看著一顆顆翠綠的小苗苗在枯冬里慢慢成長,就挺樂呵。
師雁行笑著道謝,張屠戶又要送她們走,師雁行卻笑道“且走不著,還有要緊的事跟您商議。”
張屠戶一怔,我就是個賣肉的,能有啥要緊事
師雁行道“我想跟您買兩頭肥豬。”
張屠戶愣了下才慢慢明白過來,“兩,兩頭”
師雁行點頭,“兩頭。”
雖然現在交際圈不大,但這年頭的豬沒經過人工改良品種,體型較小,肉也少,送人的加上自家留的,兩頭還未必夠呢。
到大祿后的第一個新年即將到來,生意又發展得很順利,一要慶賀,二來也要人情走動。
過去的幾個月內,她認識了許多人,她幫過別人,別人也幫過她,都是很好很好的人,很該趁著過年加深下感情。
上輩子她就很喜歡操持年貨,因為在新年那個特殊的時期,仿佛就連平時深惡痛絕的商業應酬都帶了幾分溫柔的暖意。
師雁行每年都會帶人灌香腸、熏臘肉、煮燒肉、做風干雞鴨和豬牛肉干,然后用真空袋密封起來,一份份送人。
看別人吃的好,她也會感受到由衷的喜悅。
來到大祿朝是個意外,但既來之則安之,她想把這點傳統繼承下來。
張屠戶的呼吸都急促了。
兩頭豬啊
他平時得賣多少天
人家就一口氣要了
自己趕車比開車可累多啦,回家后,師雁行和江茴先強撐著將五花肉掛起來,又把筒子骨倒水煮上,只胡亂擦洗了臉,又略燙了腳,然后倒頭就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