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雁行推開西屋的門,指著上面掛的香腸說“我看那一掛風干的差不多了,給桂香嬸兒和豆子嬸兒剪幾根帶回去嘗鮮,咱們也蒸幾根嘗嘗”
沒辦法,她這副身體還不滿十三周歲,之前營養又不大跟得上,還是個小矬子
但江茴不矮,記憶中的生父也是個大高個兒,她這兩個月吃得好睡得足,活動量也跟上了,已經抽條了一寸多。
想必正式進入發育期后,也會跟筍子似的節節拔高
桂香和豆子連說不要,師雁行就說是新產品,讓她們幫忙嘗味兒。
豆子笑道“你又說這些話,你的手藝我們還不知道必然是好吃的,哪里用得著嘗。”
“知道我要這么說你們還推辭,豈不是多此一舉”師雁行也笑,“難不成還讓我大冷天的跑去你們家送啊”
眾人就都笑了。
今天風大,魚陣有點怕冷,沒出屋,就把臉擠在窗紙上,在屋里喊“介介,蒸香腸”
師雁行扭頭一看,就見鼓起的窗紙上一張人臉輪廓,噗嗤笑出聲。
“嗯,蒸香腸”
既然蒸了香腸,不如晚上干脆做的家庭版的香腸煲仔飯吧正好就不用額外炒菜了
以前沒想著蒸煲仔飯,家里沒砂煲,不過土灶燒菜就很好吃,師雁行直接在大鍋里做了,還更省事。
五公縣境內不產大米,大米價格要比面粉貴不少,也就是最近掙錢了,不然還真舍不得買。
當年產的大米,千里迢迢從外頭運來,售價里的一半幾乎都花在運費上了。
不過如今交通不便,一切物流運輸都依靠畜力慢慢走,貴也是沒法子的事。
自家做飯就是一個量大實惠,師雁行每種口味的香腸都剪了一根,切片后直接慷慨地鋪滿整個米飯表面,來了個加強豪華版三拼,五香、麻辣和甜辣。
后面米飯慢慢燜熟的過程簡直能香煞人
土灶特別容易出鍋巴,拿鏟子順著鍋邊一鏟,就能掀開一整圈金燦燦的大米鍋巴,噴香酥脆,越嚼越好吃。
醬汁是師雁行用家里現有的醬油、鹽和糖等簡單調和的,還炸了蔥油混進去,一點兒也不比后世賣的差。
醬汁將米粒都染成美麗的紅棕色,表層鋪滿的香腸薄片被蒸得微微卷曲,肥肉部分透了亮,油脂滲下來許多,將米粒染得亮晶晶油汪汪,十分誘人。
魚陣特別愛吃那鍋巴,用小奶牙叼著一塊慢慢磨,滿足得不得了。
江茴和師雁行兩個大人非常惡趣味的沒有提醒她,先狠狠夾了許多香腸吃。
五香的味道比較醇厚,老少咸宜;
麻辣的稍顯刺激,不能吃辣的人只嘗個鮮就夠了;
甜辣還是永遠的神
師雁行也鏟了鍋巴來吃,“這個真香啊”
土灶的鍋巴隱約沾染了點草木清香,還帶著鍋氣,口感分外質樸,冒尖兒的那種香。
“回頭咱們單獨攤一層米飯做鍋巴,”師雁行興致勃勃道,“弄點五香粉啊椒鹽粉之類的撒上去,就是很不錯的零嘴兒啦。”
送人也好啊
江茴就笑,“如今你越發奢侈了,竟用白米做零嘴兒。”
師雁行得意洋洋道“這算什么,過幾日我熬點豬油,熬完的豬油渣撒點鹽就好吃死了。”
空口吃可能有點膩,但豬油渣包包子真的是絕世美味啊
這邊母女三人大快朵頤,那邊張老五等人回到家,把白天的事情一說,全家人都覺得像笑話。
就這,也值當的去學
開什么玩笑
誰知四天后,打臉來了
張老五看著壇子里密密麻麻一層“花”,整個人都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