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下來院子,師雁行就開始“折騰”
師家好味后院的雜物都挪過來,騾子也牽走,將前頭的廚房遷到后院,搭棚子,既開闊又亮堂,夏日做飯也不捂得慌,穿堂風很涼快。
等天冷下來,再請泥瓦工蓋實體小屋,眼下倒不必。
空出來的大堂部分又能多擺三張桌子,一眼到頭,方方正正,瞧著也爽朗開闊。
樓上原本的兩間臥房重新裝飾下,改做包廂。
里頭擺上大圓桌和大圈椅,角落擺兩盆花,弄上洗漱的銅盆和手巾,墻上掛兩幅按著田頃的腦袋寫的墨寶,十分雅致,也有底氣招呼略有身份的客人們了。
改好次日就有一位常客來這里擺宴,要了雙層奶油蛋糕,并五七樣外頭沒有的新鮮菜色。
據說效果極佳,結賬時還額外給了賞錢。
挺好
桌子多了,能容納的食客也多,需要專門的人招呼、傳菜。
師雁行又就近招了四個本地姑娘,只在白日做活,晚間各自家去。
兩個跟著紅果和秀兒學賣成品鹵味、蛋撻、煮粉、煮水餃,兩個在大堂招呼,傳菜收錢。
都是熟能生巧,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活兒,最多兩天就上手了。
人手足夠,師雁行就把煮鹵味的活兒也下放到紅果和秀兒手里。
鹵料粉包都是現成的,單純“煮”這個過程并不難,只要控制好時間和火候就成。yhugu
練熟了,還能抽空來幫師雁行打下手,很不錯。
胡三娘子帶一個買來的女孩子在后院搗奶。
市面上雖有賣黃油的,但這法子一般人不知道,更別提打發蛋白、做奶油之類的,都屬于商業機密,不是自家人不放心。
如今有了基礎工具,再做起來就不那么艱難了。
暫定以后白天郭苗和師雁行去店里,前者負責管理那些女孩子們,后者掌勺并管理郭苗。
適當放權并進行了任務劃分之后,師雁行壓力驟減,日常前頭已經不需要自己出面了。
從來到大祿朝到現在,前后大半年,她總算成功實現了從打工人到真正小老板的階級跨越
值了
江茴留守新租的二進小院,日間帶著剩下的四個女孩子磨鹵料粉包。
如今師家鹵味共有四家加盟商,青山鎮的陸家酒樓和王桃,以及來到五公縣后新加入的兩戶。也是周邊小鎮,暫時每個鎮上只一家。
每半月供應一次料包,自家店里還要用,量已經很大了。
鹵料粉包以前是,現在是,并且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將是師家餐飲的大殺器,配方必須保密。
而監督磨鹵料粉這種事,除了江茴,師雁行誰也信不過。
沒有現代化機械流水線,工人勢必會直接參與生產過程,如何保密成了重中之重。
師雁行用的還是之前的法子
幾十種香料,每次研磨的數量都不一樣,有時桂皮多,有時茴香多,有時又是豆蔻最重。
因她家店里如今做菜、包包子、包餃子、煮燒肉等也都要用到各色大料,時不時再炒個火鍋底料、熏個香腸,消耗不一。
這么一干擾,外人也就沒辦法單純從數量上推斷配比。yhugu
磨好的大料粉由江茴監督,分門別類裝好,只等師雁行晚上回來,親自配。
配好的鹵料粉完美融合在一處,任誰看都只是深棕色的細顆粒,哪怕大羅神仙來了也別想分出來誰是誰。
現在出的量多了,再用小紙包不現實,于是她就訂了好些密封性極好的瓷壇,每壇五斤,裝好用以油蠟、油紙、泥巴三層密封,高度防水防潮。
只要不打開,放幾個月都沒問題。
經過實際驗證之后,鹵料交接的頻率從半月一次降到一月,各加盟商都大大減少了往返奔波之苦,成本和風險也隨之降低,很是歡喜。
總結下來,師雁行名下現有師家好味和小作坊兩處產業,外加下頭四處加盟商,是名副其實的師掌柜了。
不管是師家好味還是小作坊,只要是上工時間,師雁行都堅持讓大家穿經典的紅配橙工作服,頭戴同色頭巾,臉上捂著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