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雁行卻笑道“中不中的沒什么要緊,先生可是能寫會算,市面上常見的書可都讀熟了,會背了”
那書生本能點頭。
“這是自然。”
“這就夠了。”師雁行道。
短短幾句話的功夫,她就想了很多。
古代階級分明,商賈想巴結官員非常難,因為你們的地位根本就不平等最后往往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這就是裴遠山擔心的根源。
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培養自己的人呢
這個時代的人極其注重籍貫,同鄉之間天然是同盟。
而她出身郭張村,如今又有了不可撼動的地位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郭張村那么多孩子,她就不信鈔能力砸不出幾個功名來
哪怕只是個秀才呢,外人也就不敢輕視了。
甚至更貪婪一點想,萬一地靈人杰,真砸出個舉人,甚至是進士來,那不就賺大發了嗎
她是資助人,天然一段香火情。
退一萬步說,就算那孩子以后染上了臭毛病,有點瞧不起她這個商人了,他祖宗八代也不敢忘本
只要他的根在郭莊村,就永遠都會是師雁行的同盟。
讀書,必須讓所有的孩子都去讀書,師雁行幾乎瞬間就下定了決心。
至于老師,這不就有現成的嗎
她不是沒考慮過去外面認真聘個秀才,可轉念一想,有功名的人難免心高氣傲,愿不愿意去是一回事,就算去了,必然要高人一等,恐怕還想著繼續高中,很難真正安下心來教書。
反倒是這落了第、斷了念想的更好些。
頭一個,他基礎扎實,給人啟蒙的資本是有的。
第二個,絕了宏圖偉志,自然能安心教書,巴不得教出個好學生來照應自己
如果后面真的出了好苗子,師雁行完全可以把人弄到縣城來,重新找個學堂塞進去拔高,也不差什么。
這么一想,這書生真是絕佳的人選。
只是好消息來得太突然,而且搬家也不是小事,那書生高興了一場,卻不敢當場答應,說要回去家人商議一番。
師雁行同意了。
雖然對方還沒有給出最終答復,但她覺得這事兒基本就定了。
因為那書生現在不考科舉了,家里人又生病,上有老,下有小,他必須找個活養家糊口。
拖家帶口的,又沒有功名,一般地方還真不會請他來做教書先生
不管師雁行說什么,桂香都一一應下,聽得很認真。
她男人也聽,只是仍有些不明白。
讀書科舉自然是很好的事,可女娃讀書有啥用呢
“是不是在想女孩讀書沒用,何苦費事”
師雁行突如其來的話把他嚇了一跳。
“啊啊沒沒沒”
被看破心思的男人一張臉迅速漲紅,手足無措地否認起來。
桂香皺眉看他,“颯颯說什么你聽著就是了。”
真不懂事,下次不帶他出門了。
“沒事,”師雁行并不覺得意外,“這話傳回去,想必也有很多人有同樣的疑惑,正好你們幫我轉達。”
“先生的束脩,村學中筆墨紙硯的一切開銷,甚至后期男娃們火候到了,出門考試所需要的路費,住宿費等一切費用都由我承擔。
但你們幫我告訴所有人,不要想著渾水摸魚,我會讓先生安排月考,每月一次。
男女混考,前三名有獎勵,記住了,不分男女。
男娃讀書就老老實實去科舉,而女娃,只要她們用心讀書,過了十歲就來我店里做活,來一個,我安排一個。”
她這么一說,兩口子不禁面露喜色。
有活兒干
多好啊
之前郭苗跟師雁行來縣里做活,村里不知多少人羨慕,便是桂香的其他幾個孩子也經常問“娘,我們什么時候也能去縣里”
去城里給人做活多輕快啊,又體面,還能長見識,瞧熱鬧,這不比天天風里雨里種地強多了
若是能做一輩子,在那里成親生子,豈不就是真正的城里人了
奈何師雁行一直沒再開口招人,大家也不好意思問。
沒想到啊,這次她竟明確說了
“別高興得太早,記住了,我只要識字的。”師雁行適時給他們潑冷水。